工业缝纫机
信息资讯
缝纫客APP安卓
扫二维码加客服微信
导航:

2010追忆:中国服装交接棒

     从蒋衡杰到陈大鹏,从王庆到苏葆燕,从昆仑到中国大饭店,从白领到米皇,从张肇达到谁谁谁……

      与其说中国服装是一场没有终点的长跑,倒不如说更像一场接力赛跑,而2010年最明显的特征就是:这一年到了交接棒的时候。

      蒋衡杰:从摸着石头过河到加速跑

      2010年,中国服装行业的领军人物蒋衡杰的头衔变了,从中国服装协会常务副会长到中国服装协会顾问。而陈大鹏成为中国服装行业新的领军者。

      蒋衡杰谈吐儒雅,他的穿着总是得体,无论是休闲打扮还是一身正装,都能让人感觉到他的时尚品位,在媒体人眼里,立领带点休闲商务味道的正装是他的着装风格代表,而与这种代表风格相匹配的,是他标准的身材以及标志性的微笑。蒋衡杰讲话不太喜欢照本宣科,中国服装产业的格局和问题他了然于胸,因而,当他在大会致辞或者作主题演讲的时候,记者们总是很辛苦,没有事先准备好的现成的领导讲话稿,你必须集中精力,当然,记者们这样做的最好回报,就是不用苦思冥想稿子的主题思想了。而且,如果蒋衡杰讲得高兴,甚至可以连新闻稿的标题都在会上为大家点出。蒋衡杰是历经中国服装改革开放的关键人物之一,在他领军中国服装的日子里,中国服装产业所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是绝无仅有的,我们所能看到的就是巨大财富的产生,而伴随其中的还有反复出现的危机和近乎失衡的世界工厂的格局。

      对于中国服装产业未来格局的规划者和建设者来说,经常在未来和现实之间游走是一件有点痛苦的事情,蒋衡杰尤其让很多企业家们感到头疼的是:他喜欢品评企业家的穿着,甚至挑剔到袜子的颜色和长短,他认为没有品位的企业家是很难做出有品位的时尚品牌的。但是,现实往往事与愿违,在他执掌大政的日子里,几乎每周都会有一位不爱修饰的企业家走到他面前做自我介绍。

      在一次非常大型的论坛上,面对某著名央视记者的提问:“蒋会长,能说出您所穿着服装的品牌吗?”“是我们中国自己的品牌。”蒋衡杰不假思索地脱下了外套,在会场上前后走着为中国品牌做起了代言。

      王庆:从非常规到常规

      如果说蒋衡杰的交棒是顺其自然的话,那么,2010年中国服装行业另一位领军人物的离任却引起了不小的震动。他就是原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主席王庆。在刚刚结束的中国国际时装周颁奖典礼上,中国国际时装周组委会宣布王庆成为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名誉主席。苏葆燕成为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代主席。

      在颁奖典礼上,苗鸿冰代表颁奖嘉宾当众对王庆说了很多溢美之词,而这也正是大家所要听到的。王庆是一位创造中国时尚历史的人,起码在媒体上让中国国际时装周掌控了足够的话语权。当然,他也深知中国服装设计的现状,因而当他在颁奖典礼上致辞的时候,显得格外语重心长。他说,中国的时装设计师和时装品牌还处于初级阶段。他的话为那个稍显浮华的颁奖典礼加进了一点沉重的色彩,但随后就被绚烂的鲜花和掌声掩盖掉了。

      王庆是一位愿意制造游戏规则的领导者,而国际时尚流行的话语权恰恰就是掌控在一个个游戏规则的制定者手里。中国本土设计师们在这一点上被王庆深深折服。有一位中国领衔设计师跟记者透露:“在欧洲模式的游戏规则里,美国人玩得不爽,因而,出现了另一个与欧洲游戏规则截然不同的规则——美国时尚模式。美国人在自己的时尚语境下创造了美国奇迹。而中国时尚如果一直在别人的语境下前行,很难有自己的话语权。”

      王庆是一位敢作敢为的人,他的一些话至今还让人们记忆犹新:“要用非常规的手段让中国时尚产业常规化”,“中国国际时装周嫌贫爱富”等等,他的观点和作为让中国创造得以加速前进,但是他的批评者看到的却不是这番光景,“什么都是浮云”。 一些退出时装周舞台的人并不能理解为什么大家对金顶奖趋之若鹜。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而这可能正是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的智慧所在。

      中国服装论坛:从昆仑到中国大

      2010年3月,中国服装论坛正式从昆仑饭店移师到中国大饭店。从此开始中国服装论坛的五星之旅。对于一直跟踪服装论坛的记者来说,最大的变化可能就是每天中午吃的水煮鱼改成了俏江南。还有,更重要的是:中国服装论坛实行了分会场制,人们可以就他们关心的问题深入探讨,交流求证。

      多年来,中国服装论坛上已经形成了一些固定面孔,周少雄、苗鸿冰、毛继鸿、夏华、周严、张荣明……这是论坛组织者王军的成功之处,也是容易被人诟病的地方,人们希望看到更多成功的企业家,这些企业家的到来有时会比看到郎咸平和于丹还要让人兴奋。而场场爆满的听众当中那些成功的中小企业家们,他们带着自己的问题而来,当然更多的人是带着迷茫而来,他们甚至不知道问题所在,他们或者只是想看看他的竞争对手或者他的目标品牌在想什么,在做什么?

[1] [2] 
  • 相关阅读
    1. 纺织服装业,内需潜力如何释放?
      缝制设备行业一周热点回顾(9.21-9.27)
      中国1.7亿人就业的纺织服装产业,为何大而不强?
      前7月纺织服装外贸详解出炉,“后疫情”时代几件大事须早作准备
      纺织服装行业遭遇“大撤退”:外贸企业创新自救
  • 赞 0赞 0
  • 踩 0踩 0
        • 确定

      共0条评论

      缝纫客APP
      更多信息请下载安装 缝纫客APP(安卓)查看
      手机扫一扫下方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