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三角调查:临近春节招工难 劳动力成本已涨至极限
“现在来求租的比以前少很多。”住在东莞长安镇振兴街的谭伯最近很苦闷:没租客找他了。10月份临时出租还好,到12月份,临时房的出租就明显变差了。
东莞智通人才市场企划部的谢朝香也有一个明显的感觉:今年招聘会的人气下降快了很多。往年的经验看,离春节大概1个月这个时间段,工人求职率会出现逐渐下降的趋势。但从今年的情况看,工人的求职下降趋势比往年提前一个月就出现了。
“对劳动力成本的上涨
已经到了极限”2月中旬,智通人才市场做过一个调查显示,东莞工厂类用工供需比为1:2.25,这意味着一个求职者可有两个岗位选择机会。而以前文职类的求职者远远高于职位需求数,但是调查结果显示,目前文职类供需比已为1:1.07,需求也超过了应聘比。
11月20日,该人才市场专门组织东莞30多家企业到武汉进行招工。张铭铭告诉本报,这次招的主要是没有很多工作经验的工人。而举办这个招聘会的初衷,就是为了储备人才。
在11月30日市长约请人大代表座谈会上,东莞市人力资源局副局长黄薇介绍,“招工难”仍不乐观。今年第二季度各类用工需求约为18.7万人,第三季度用工需求约22.5万人。目前缺工最严重的是电子、家具、制衣、玩具等劳动密集型企业的普工。
过去对于缺工的一个共识是,普工过剩,缺的是技工。“从趋势来看,以后这两种工人都缺。”张铭铭说。
凤岗镇人力资源分局近日对全镇范围内263家企业进行了用工需求调查。据统计,这些企业共计缺工9638人,缺口率为11%,其中普工缺口率是85.06%,依然是缺工的主体;技工缺口率为14.94%。
在张铭铭看来,普工的缺乏,不仅仅因为订单,同时普工人群基数在大幅下降也很关键。“新生代工人很难进入普工群体,这意味着普工供给本身就越来越少了。”张解释。
目前,东莞的用工紧缺问题已经延伸到各行业。本报采访中了解到,东莞的模具、电子、制鞋业,甚至酒楼工人等第三产业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缺工现象。
缺工的另一主要原因,则是当地的工资不再具有吸引力。
“根据我对很多做毛衣企业的了解,开出2000多元的月薪招熟工,都不是那么容易的事了。”东莞纺织服装行业协会会长陈耀华告诉本报记者。
厚街镇一家小型服装企业——恒达服装公司,今年就陆陆续续总共进行了5次招聘。“现在是长期不间断招人了。”老板王鲁振告诉本报,即使开出月薪1800块的待遇,也没留住多少人。该公司总共60人左右,但目前人工缺口仍然达30人左右。
工人对工期的预期普遍大幅升高。而工资能提到多少,对于企业来说却是一个颇难拿捏的事。
陈耀华介绍,现在来说,东莞纺织企业的一个国外订单,毛利率大概是8%-15%这样的水平。刨除各类费用,普通的企业净利润率也就3%左右,比2008年降低了2个点。上规模的企业会好一些,但目前大部分企业规模都比较小。“对劳动力成本的上涨已经到了极限了。”
-
-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