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淑琼:发力五年迎来四川服装业崛起
编者按:千百年来,巴蜀人民的热情与拼搏令这片秀美的土地一直不乏时尚气味,辣妹子个个绰约有致,成都市集消费中心和时尚中心的名号于一身……如同四川人泼辣的性格一般,这里的时尚细胞也异常活跃。由于地域等原因,四川错失了改革开放后第一轮发展时尚产业的先机,但只要拥有充分的时尚土壤,时尚的种子迟早会发芽。在过去的“十一五”期间,四川服装产业倾力打造行业核心竞争力,令这个古老的时尚之都在世纪之初绽放出了新的魅力容颜。看,时尚四川,锦绣四川!
“十一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对于四川服装产业来说,“十一五”的意义要尤为特殊。很少有人会将西南内陆与时尚联系起来,不过,经过五年的精心培育和打造,一个闪亮的西南服装之都已经初具规模,四川时尚产业正迅猛崛起。
在四川省服装(服饰)行业协会2010年年会召开的前两天,记者采访到了四川服装行业协会的秘书长杨淑琼女士。
核心竞争力凸显
当问到四川服装行业在“十一五”期间的发展情况时,杨淑琼简洁地用“稳中有升”四个字来概括。
可以说,四川服装产业在过去这五年中所经历的客观环境不算优越,2008年5月的汶川地震给整个四川的经济发展都蒙上了一层阴影,随后2008年年底爆发的全球金融危机更是雪上加霜。但在杨淑琼看来,有“危”就有“机”。国家高度重视灾后重建工作,全国各地前来的援建也给四川带来了新的经济境遇;金融危机引起的全行业调整,也正好给起跑阶段的四川服装产业带来了历史性的机会。
杨淑琼坦诚地谈道:“在之前我们自己都不太知道四川服装的特色在哪里,但在‘十一五’规划中我们明确提出了三大产业龙头:童装、职业装、休闲装。我们的起步已经晚了,不能再搞产业分散,只有依托产业集群,才能加快行业发展的速度。经过五年的发展,现在这三块我们已经基本达成了之前规划中的目标,彰显了我们四川服装行业的核心竞争力。”
据了解,四川的龙桥镇被中国纺织工业协会授予“中国童装名镇”称号,它也是国家在中西部确定的唯一一个中国服装产业特色名镇。在协会的引导和当地政府的支持下,龙桥出品的牛仔童裤已经成为一张响当当的“童装名片”,行销全国。最近,龙桥童装产业园的计划也提上日程,今后将重点发展中高档童装。集中在绵阳、德阳、成都地区的一些职业装生产企业也都不同程度地实现了升级,四川省作为工业重镇,对于职业装在量和质上都有着高要求,多年来四川服装协会也是抓住职业装不放松,不管是生产设备、工艺,还是规模,在全国都可以算是走在前列的。同时,集中于彭州地区的多家休闲装企业在“十一五”期间也是全面挺进,随着产业集聚效应的进一步凸显,未来彭州的休闲装行业也一定会有跨越式发展。
产业集群模式得力
杨淑琼还向我们介绍:“‘十一五’期间我们四川服装产业能取得如此的成绩,很大程度上是依托于产业集群的发展模式。先是于2007年在彭州启动了成都万贯服装产业园项目,总投资约30亿元,立足产业高端,目前成都服装产业已经开始显现了‘万贯效应’。不久后,总投资300亿的华茂服装产业园也正式落户彭州,成为四川时尚产业发展的重要引擎。2009年年底,彭州盛泰服装工业园举行奠基仪式,成为继万贯、华茂之后,成都第三家大型服装产业园。以前,在成都分布着一些小服装企业,前店后厂,虽然销售量很大,但看不到企业在哪。因为看到了产业集聚的好处,企业进驻园区的积极性也日益高涨。这种日渐规范的企业布局,使全行业的力量能够团结起来,积沙成塔,也使我们四川服装产业逐渐形成了一支具有战斗力的‘舰队’。”
-
-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