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迷惑”直击李宁之“祸”的根源
岁末之际,大家都想顺顺利利过个好年,可今年的年末,对李宁却并不好过。今天一大早,李宁股价大跌的消息就占据着腾讯、新浪、搜狐等各大门户网站的财经频道。此外,国际机构对李宁投资评级调低估值,对已低迷的股价来说更是雪上加霜。面对这种现状,笔者不禁要问这是为什么?
对于此次李宁股价暴跌、机构唱空,其直接导火索源自非凡中国收购李宁股权的失败,这一股权交易事件被香港联交所创业板上市委员会裁定为反收购事件。为了让读者更清晰的了解整个股权交易,笔者有必要大致介绍下非凡中国。
非凡中国的前身为港股创业板公司快意节能,8月底宣布收购李宁30.9%的股权,并更名为“非凡中国控股有限公司”,由此,李宁摇身一变成为“非凡中国”的主席。非凡中国旗下有房地产业务,而这是李宁品牌所不具备的资源。此次两家上市公司的股权交易的实质就是李宁本人拟对旗下两家公司进行内部资源的优化与重组,欲用垂直杠杠原理来操控集团业务,只不过受香港联交所《上市规则》的制约,有“反收购”之嫌疑,结果导致了旗下两家公司股价的走跌。
李宁股价的暴跌,有受反收购事件的影响,有各大投行对其投资评级调低估值的因素,但这些都是果,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又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