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零件 大问题
日前,浙江一位读者小张向我刊反映了这样一个情况。小张所在的公司今年新购进了几十台某品牌缝纫机,其中有一台双针机的价格高于市场价1600元,经销商给出的理由是该机配置了进口针位机组。在这个所谓的进口针位机组包装盒上只有一张打印着“进口针位机组”字样的纸条,并无产地、品牌名。小张产生了疑惑,遂致电生产厂家,后得知“出厂时并未配置进口针位机组”,是“经销商的个人行为”。他马上与经销商取得联系,经销商振振有辞称“是进口零件,从台湾进口,所以没有具体标识”。在此之前,这位经销商还曾向其出售过一套300元原装飞马0.4毫米的双针针距(市场上这个价格只能买到台湾产零件),因无法安装,未达成交易。尽管生产商后来有派专员来解决此问题,但小张从此对该经销商以及其所代理的品牌印象一落千丈,并称不会再从该经销商处购买产品。
上述事件并非个案,市场上因小零件引发大问题的事件屡见不鲜。山东菏泽机修工小李向记者讲述了他的亲身经历:小李2007年应聘到一家国营企业,一次车间的一台杜克普圆头锁眼机出现故障,需要更换一个内部零件。由于急着赶生产进度,他在经销店买了一个替代品,模样与原装零件几乎一样,谁知竟然没有油孔,导致机器内部一组零件卡死,其它零件磨损很厉害,耽误了生产,小李被公司辞退。之后,小李凡是换工作应聘时都会附带上自己的要求——机器的主要零件需购买原装零件。他说:“这是对机器负责,也是对自己负责。”
控诉
在近期我刊针对终端用户组织的一次产品质量调研活动中,零件问题也是被提及最多的问题。湖北省潜江诚宇制衣有限公司机修工岳军鸿称,导致机器问题频发的“罪魁祸首”是易损件的质量不过关。湖北省黄石美羚羊时装有限公司机修工景爱明认为,现在特种机出现质量问题最主要的原因是产品的零配件问题,尤其是易损件,市场上假冒零件太多,导致小问题频发。湖南省公安厅湘安被服厂机修工刘方勇告诉记者,他所在的工厂碰到了特种机零件难采购的问题,市场上易损件质量普遍偏差,假冒零件太多,而原装零件太贵且等待时间过长,给其日常工作带来了不少麻烦。河南省郑州隆庆祥服装有限公司机修工刘增强也将质量问题的矛头指向了易损件。而河南省郑州领秀服饰有限公司机修工朱子明则直接用“实在太差”表达了其对当前市场上易损件质量的看法,并提出了“希望行业有关部门能加以规范”的建议。
在今年市场供不应求的状态下,零件质量问题已从易损件扩散至其它组装零件。河南安阳一位经销商告诉记者,其所代理的几个国内品牌今年以来开箱合格率普遍偏低,质量下降很明显,以高速包缝机为例,以往用一两年也不会出现什么大问题,今年售出三个月就出现了“噪声大”、“故障率高”等问题,要求退货的不在少数。他十分笃定地说:“是厂家采购的零件不过关。”上海某品牌缝纫机生产企业从事售后服务工作的小江的一席话也印证了此说法:“今年我一个月中有25天在外出差,工厂因零件紧缺,选择用质量较次的零件代替,导致机器故障率大增,根本来不及维修。”
总体而言,市场上对零件问题的不满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原装零件贵。据山东菏泽小李介绍,目前市场上的替代零件是原装零件价格的20%~30%,这是绝大部分企业舍优择劣的主要原因。二是进口原装零件等待时间长。据杜克普某代理商介绍,部分原装进口零件从下单到拿到手需要两个月左右时间。三是零件质量不过硬,极易磨损。据了解,目前市场上国产旋梭、机针等易损件的使用寿命仅为进口零件的1/3~1/4。四是假冒零件多,不知如何辨别。五是销售旺季次品、劣质品明显增多。
-
-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