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缝纫机大事盘点——跨越历史,书就新辉煌
2010年,中国缝制机械协会各项工作始终紧跟形势变化,以“科学规划”作为全年工作主题,带领全行业围绕“调结构、促转型、谋发展”的基本要求,在提高行业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推动行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提升经济发展活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自主创新和市场规范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开展了一系列活动,取得了实效。
谋划行业发展
行业科技、标准工作会召开
3月10日,中国缝制机械协会在上海市缝纫机研究所召开行业科技、标准工作会,就全国缝制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52)与全国工业机械电气系统标委会缝制机械电气系统分会(SAC/TC231/SC4)分工与协作、“十一五”科技项目验收评比,科技委、全缝标委会(SAC/TC152)换届三项议题进行讨论。与会人员对如何做好行业标准、科技工作,如何更好的发挥标委会及科技委平台作用,以及本年度行业标准、科技工作进行讨论和建议。
零部件专委会主任会议召开
3月24日,协会零部件专业委员会主任会议在宁波召开。会议由协会专委会主任委员单位、宁波双海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发起,得到了各副主任委员单位的积极响应,13家副主任委员企业负责人全部到会。与会代表肯定了行业调整取得的成果,并就自身企业发展情况、所遇到的问题进行了阐述和剖析,特别是对当前形势和行业发展各抒己见,为打破困境,找出破局关键进行了激烈而务实的讨论,针对零部件企业普遍面临的成本上升、开工不足、整零合作等问题达成了共识,并提出了解决方案。
点评:此次会议是在2009年4季度以来,行业回暖,订单回升,零部件供不应求,但零部件企业却因生产要素成本持续上升、“招工难”导致产能难以恢复,整零合作出现新问题,部分零部件企业对发展前景感到迷茫的背景下召开的。及时召集主任会议,研讨、探索解决之道,体现了零部件专委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行业第三次主干企业峰会召开
4月12日,刚刚走出低谷的行业主干企业的掌门人们相聚在陕西汉中,迎来了自己的第三次峰会。围绕后危机时代行业形势与变革因素的主题,聚焦行业整合重组、规范市场秩序、开展质量创新等热点问题,西安标准朱寅、杰克阮积祥、飞跃阮纯德、宝石阮小明、兴大豪郑建军、通宇陈晓青、上海富山吴良杰和上海鲍麦克斯秦仓法等企业高层先后发言。通过观点性的阐释、思考性的分析和建设性的提议,与会者在互动中获取信息,在交流中增进理解,在争鸣中扩大共识:重复建设造成产能过剩,行业不良“潜规则”蔓延和渠道建设滞后等,是当前制造商价格话语权集体缺失的主要原因。全行业理性评估近期的市场反弹现象,准确研判未来可能出现的变量,从容应对各种新的挑战。
点评:“行业会行业办”,从2009年第一次主干企业峰会举办以来,企业家们在智慧碰撞、信息共享的同时,思想愈加放开,探讨愈加深入,交流互动更有新意。大家在总结经验教训时,讲真话,讲实话,讲心里话。在峰会的部署和组织上,从协会安排企业来办,到企业主动要求承办,峰会真正起到了让企业“参政议政”、共商行业大计的作用。
协会八届理事会财监委第四次会议召开
4月13日,协会八届理事会财务监督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于在西安举行。会议听取了协会秘书处所作的《中国缝制机械协会2009年度财务工作报告》。与会委员对协会2009年财务工作予以充分肯定,认为协会的财务报告全面系统地反映了业务运营状况,同时还对协会在进一步优化资产结构、完善资产管理制度等方面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理事长工作会为行业布局
4月13日,2010年中国缝制机械协会理事长工作会议在陕西西安召开,总结了去年工作,提出了今年的工作计划。会议听取了八届五次理事会会议议程,通过了《2009年度协会财务收支情况审查报告》,同意将《2009年度财务工作报告》提交八届五次理事会审议。与会期间,各位理事长畅谈了当前行业发展形势,对未来行业在自主研发、质量赶超、兼并重组、整零合作、市场秩序等方面的工作展开讨论,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协会八届五次理事会确定年度主题
4月14日,中国缝制机械协会八届五次理事会暨“十二五”行业科学规划与发展论坛在古城西安顺利召开,90位理事单位代表和11位特邀代表参加了大会。八届五次理事会将2010年确定为“科学规划年”,对全年行业的主要工作进行了全面动员和部署,制订行业“十二五”规划、启动质量提升赶超工程、开展五十强经销商评选成为2010年工作的重中之重。
会议期间,还举行了“十二五”行业科学规划与发展论坛,8家企业围绕“十二五”发展作了典型发言。田民裕理事长在主旨发言中明确指出了行业发展前景及“十二五”发展方向,“十二五”将是我国缝制机械行业深化结构调整的攻坚期,全行业应坚持创新驱动,转型升级,平稳增长,质量为先,着力推进企业在创新能力、产品质量、技术水平、市场秩序、核心竞争力等方面全面提升。
-
-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