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缝纫机
信息资讯
缝纫客APP安卓
扫二维码加客服微信
导航:

“两大主义”到来 转动服装市场潮流方向

      消费市场的变化,让本土企业有点措手不及。消费者到底发生了哪些根本性转变?当汉派服装顷刻间在家门口被扫地出门,当服装上升为生活方式的表达,企业该如何重新主导市场?李凯洛接受本刊专访,表达了自己的观点。

        新节俭主义到来

        李凯洛认为,正是“新节俭主义”与“新奢华主义”的到来,转动了市场潮流的方向。

        新节俭主义,即如今快时尚品牌带来的体验:在省钱的同时,必须带给自己品味与品质的享受。同时,实行新节俭主义的人,不代表他们就不会消费奢侈品。“过去人们穿佐丹奴,就全身穿佐丹奴。而现在,上身ZARAT恤,下身H&M牛仔裤,手上拎着个LV的包,很普遍了。”

        奢侈品的消费变化同样需要引起重视。李凯洛解释,过去消费者买奢侈品更多地是为买而买,“不求最好,但求最贵”的消费行为时有发生。但现在,消费者需要奢侈品奢而不侈,华而有实。在消费过程中,他们希望能找寻到自身个性与品牌之间的某种共性及代表其个人生活品质的某种标签,这正是“后标签”时代的到来。

        “消费者自己会去思考什么是时尚,发表自己的生活主张。”纽约女孩希娜•玛提肯,没有任何时尚从业背景,她的自拍时尚博客,却吸引了《ELLE》等时尚杂志的业界人士的关注。玛提肯说:“我只将那些能让我感到心情愉快,并且可以让我有自信走出家门的东西穿上身。”

        消费者逐渐成为自我时尚的主导者。“哪怕别人笑话,他会说,这是我的个性。”李凯洛认为,网络技术对人类认知的改变及人们生活方式的细化,造就了消费理念的转变,颠覆了人们的审美观。

        企业,Make the change

        不仅是消费者的改变,国外品牌及部分国内品牌的强势进攻,也让很多本土企业面临巨大挑战。

        “现在的企业中存在着羊群效应,总想着,他没死,我也还没死,大家都还活着。”李凯洛说道,“现在不仅是狼吃羊的时代了,这个时代会突然发生巨大的变革,就像恐龙的突然消失一样。市场也会这样,也许突然地一天,商场里的品牌会出现大洗牌、大换血。”

        2010年2月初,具有30多年历史的汉派服装遭遇清退门事件:因未完成商场年300万元的销售目标,约10个品牌陆续被武汉广场清退。

        汉派服装为武汉服装业主们的自创品牌,一度成为国内服装业界的一面旗帜。但随着新时代的到来,他们当中的相当多的一批企业仍停留在仿样、抄版等急功近利的经营方式,并最终陷入了价格战的恶性竞争中。武汉广场内曾有近40家汉派服装品牌,现在只剩十余家。

[1] [2] 
  • 相关阅读
    1. 纺织服装业,内需潜力如何释放?
      印度新冠确诊超600万,大量纺织订单转到中国
      纺织业上半年业绩已凉凉,下半年还能“像样”点吗?
      1—8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下降4.4%
      中国1.7亿人就业的纺织服装产业,为何大而不强?
  • 赞 0赞 0
  • 踩 0踩 0
        • 确定

      共0条评论

      缝纫客APP
      更多信息请下载安装 缝纫客APP(安卓)查看
      手机扫一扫下方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