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缝纫机
信息资讯
缝纫客APP安卓
扫二维码加客服微信
导航:

纺织服装:品牌创新促产业升级

     提要

      后危机时代的泉州纺织服装业,在经历了全球宏观经济形势的冲击后并没有收缩与回落,而是在接受考验中持续发展,与台湾产业的对接提速,启动品牌升级战,引进国际设计力量,屡屡向资本市场发起冲刺,种种迹象显示出了该行业的强大发展后劲。

      泉台产业对接提速

      经过国际金融危机的洗礼,泉州纺织服装业变得更加成熟与从容,令台湾业界刮目相看,增强了台商在泉州投资的信心。从去年4月中旬在石狮举行的海博会上发布的数据可以看出,泉州已成台湾纺织服装产业转移的新承接地,泉台产业对接进一步提速。

      近年来,凭借海峡两岸纺织服装博览会、海峡科技孵化基地等平台,泉台产业交流向高档面料研发、节能环保技术运用等纵深方向发展,已在多个领域开花结果。

      海博会后,受台湾纺拓会邀请,泉州纺织服装业组团观摩了2010年台北魅力国际服装服饰品牌展(TIS),并与台湾纺织服装行业的相关负责人就加深经贸合作进行了交流。

      考察团人员表示,他们应台湾纺拓会邀请参会,进一步加强泉州纺织服装企业与台湾供应商的交流与合作,除了参观“TIS展”外,还与台湾的流行服装品牌企业座谈交流,学习当地纺织服装企业的先进管理理念、科学的管理方法及品牌国际化运作的成功经验,探讨泉台纺织服装产业未来的进一步合作,以期谋求共同发展。

      形成“产学研”大联盟

      在成本刚性增长的压力下,纺织服装企业在压缩成本的同时,还在科研、营销、管理的创新上下足工夫,与高校、科研单位结成联盟,组建各类产品和技术研发中心,推动行业创新发展。

      去年底,诺奇男装与被业界誉为纺织服装业“黄埔军校”的东华大学宣布建立快速时尚研究中心,这也是泉州服装品牌试图吸引消费者的新尝试。

      记者了解到,快速时尚研究中心设在东华大学延安路校区,利用学校在人才、信息、科研和综合学科的优势以及企业在产品研发、生产和销售等方面的实力,形成高校与企业之间“产学研”合作和科技成果产业化。

      业内人士分析,不少纺织服装企业在力图增加产品附加值的诉求下,将“产学研”合作的想法再次提上工作日程,作为发展自身科研技术的新途径。

      此前,柒牌(中国)有限公司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成立“柒牌中华立领男装系列产品研究设计中心”。分析人士认为,此举不仅意味着柒牌为产品研发注入了新生力量,以产品自主创新助推品牌发展,还可能促使更多的泉州品牌企业将更多的资金投入研发。

      此外,七匹狼出资500万元,与北京大学电视研究中心共同发起设立北京大学七匹狼文化发展基金。福建七匹狼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周少雄表示,与北京大学合作是一种突破性的有益尝试。

      海天轻纺、天纶纺织则分别与东华大学、天津工业大学联手推出新型材料,前者推出高导湿涤纶纤维,后者研制出新型纳米远红外线纺织材料,都获得了业界的广泛认可。

      业内人士分析,与高校、科研单位合作,补齐面料“短板”,将助力本土时尚产业的发展。去年,泉州市天纶纺织科技有限公司、天津工业大学、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共同研发的新型纳米远红外线纺织材料项目,成为目前最为先进的第四代纳米远红外线纺织材料技术。

      与单家品牌与高校结盟不一样,去年初,在泉州举行的海峡两岸纺织服装“产学研”合作研讨会上,台南科技大学与泉州市生产力促进中心、石狮市海峡两岸科技孵化基地正式签署了“产学研”合作协议,这意味着台湾与泉州纺织服装产业合作开始迈向深层次,也为纺织服装产业升级转型装上了“加速器”。

[1] [2] 
  • 相关阅读
    1. 纺织服装业,内需潜力如何释放?
      印度新冠确诊超600万,大量纺织订单转到中国
      纺织业上半年业绩已凉凉,下半年还能“像样”点吗?
      1—8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下降4.4%
      中国1.7亿人就业的纺织服装产业,为何大而不强?
  • 赞 0赞 0
  • 踩 0踩 0
        • 确定

      共0条评论

      缝纫客APP
      更多信息请下载安装 缝纫客APP(安卓)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