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中小企业的挑战何在?
特别是今年明年(2010/2011年),由于流动性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平衡,宏观政策一定会做阶段性调整。我想提醒各位中小企业家,要控制成本,特别是从结构上控制成本
大量农业人口从生产力较低的环境转移到较高的环境。对于长远的经济发展,是非常了不得的。这样的制造模式2008年经受了一次考验,我们出口到哪里?主要是购买力较强的地区。美国经济出问题,给我们带来很大冲击。目前来看,中国接受考验的表现是不错的,经济没有大幅滑坡,保持了较高的增长速度,同时带动全球复苏和回升。
这样的成就,给广大中小企业带来史无前例的机会,中小企业也做出重大的贡献。我想任何成就,不可能没有代价。中国开放带来的高速增长,出口导向的发展方式,也是有代价的。其它代价今天不说了,只说国民经济的失衡,不断造成新的问题。
在座做出口的企业,都很容易理解目前的形势,通货膨胀、资产价格飞涨,和前一阶段的发展方式有关。拼命向美国欧洲出口,企业的利润,政府的税、服务收入、利息都是人民币。商品出去,购买力留在国内。最好的时候,当年GDP中净出口有2.3万亿-2.4万亿,占GDP的8%-9%,等于广东省的商品都出去了,而消费者在国内等待购买。
过量的货币供应,过量的流动性,造成整个市场“不差钱”。企业有个想法容易实现,产品、商业模式都有人买。这是好的一面。但另一面造成经济失衡,也构成挑战。其中最大的挑战,当过量的货币追逐不足的商品,物价会出问题。如果通货膨胀成为很多人的预期,购买、储蓄、投资行为都会变化。
这对中小企业的挑战何在?有件事需要各位高度重视,物价问题不是平均地发生,去年买什么,今年还买什么。购买力会集中到某一方面、某些商品、某些市场,带来相对价格的剧烈波动。这间屋子过量供应货币,不是每个角落都上涨,价格都涨8%,如果平均上涨或下落,危险就很小,因为相对价格没有变化。
可是经验告诉我们,无论通胀还是治理通胀,像浪潮一样,都不是平均起落,有些领域价格升得快,或降得快;有些领域慢。企业就要非常小心,自己身在何处?如果成本在涨,产出品的价格涨得不那么快,企业会遇到很大的挑战。
最近我们调查,不少中小企业恰恰处于这样的状态。人工涨得非常快,有些原材料涨得更快,但产品要不上价,不能把成本上涨的压力转移到产品上。当然也有非常幸运的公司,成本涨得不那么快,产品涨得非常快。我想提醒各位,什么样的企业可以在这个潮流中占据主导地位,主要还靠产品在市场上比较稀缺。稀缺来自创造力,能满足需求又没竞争者,就可以消化成本的增长,人工涨了没关系,原料涨了也没关系。
我参加这个会之前,在浙江溧水地区做调查,主要是传统行业竹木加工。过滤嘴的材料以前全世界只有美国一家供应商,市场一年需求30万吨。现在有企业与科研单位合作,把竹纤维做到同样的水平,还顺应最新的潮流,竹子的再生比树木快,所以国际上认为竹制品最绿色最环保,现在出现以竹代木的趋势,我看了一家公司,用竹子做仿木家具。这些公司订单很好,能消化成本上涨。
但对于大量别人做什么、我也做什么的企业,毛利本来就非常薄,成本一跌,基本上是打硬仗。经常像丰田老总讲的,毛巾里可不可以挤出水来?成本控制在于有些成本项上涨,其它项有没有能力管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