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缝纫机
信息资讯
缝纫客APP安卓
扫二维码加客服微信
导航:

乱针绣与本土刺绣相结合

             下岗女工巧创武陵绣

      “这些绣品针法活泼、线条流畅、色彩丰富、层次感强,既不像十字绣,也不是传统的刺绣,有一种说不出的美!”昨(16)日,在黔江区第三届乡村文化艺术节民间工艺品展览大厅,这种被参观者赞不绝口的绣品叫武陵绣,是原黔江一家彩印厂的下岗女工高敏用手工刺出来的。

      开发民间刺绣产品

      高敏原是黔江一家彩印厂的合同工,1998年,企业改制,高敏下岗后,开起了出租车。 2005年,高敏创办了蓝天职业技术培训学校,为下岗职工、农民工培训就业技术和创建就业、创业平台。

      在此期间,高敏了解到黔江有不少农村妇女和城市下岗女职工常为没有手艺就业发愁,于是,她于今年初开设了刺绣班,聘请民间刺绣传人为广大妇女培训鞋垫刺绣技术,并填补了渝东南职校无民族民间工艺班的空白。

      同时,高敏还组建了高幺妹刺绣专业合作社,把学员吸纳为社员,然后把社员们制作的刺绣产品回收,再交给签订销售合同的商家。目前,已有200多妇女在职校学到了土家鞋垫刺绣技术,并成为合作社社员,不少妇女还依靠制作土家鞋垫实现了为家庭增收,产品销售到10多个国家和地区。

      巧手研发武陵绣

      高敏在开发土家鞋垫产品时,得知刺绣界有一种鲜为人知的乱针绣。乱针绣创始于上世纪30年代,因绣法自成一格,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名绣。

      为了学到乱针绣,高敏先后到湘西、万州等地的刺绣坊学习。在学习中,高敏发现乱针绣与流传在黔江本土的刺绣工艺有相通之处。“黔江本土刺绣是用绣针引彩线,按设计的花纹在纺织品上刺绣运针,以绣迹构成花纹图案,主要用来绣被面、枕头、鞋帮、兜肚、荷包等,常用图案大多是鱼戏莲、牡丹花、鸳鸯戏水、喜鹊闹梅、龙凤呈祥等,而乱针绣是采用长短交叉线条、分层加色手法来表现画面,擅长绣制油画、摄影和素描等稿本的作品。”高敏说,本土刺绣是一次刺成,而乱针绣需要刺三四次。

      高敏学成乱针绣工艺后,决定把乱针绣与本土刺绣相结合,绣制出既有乱针绣的高雅、又有本土刺绣传统特色的“武陵绣”。

      经过半年多的摸索和研究,高敏终于绣制成了武陵绣。记者在展览厅看到,那些武陵绣作品就像一幅幅油画。因为绣面丝线层次多,丝线刺成的线条在不同方位的光线下,其色彩发生着不同的变化,光线强是一种色彩,光线弱又变成了另一种色彩,在明处看与放在暗处看时色彩不同,正面看与侧面看时色彩也不同,仿佛是魔画。

      一幅武陵绣价值上万

      “因为武陵绣工艺复杂,耗时漫长,如一幅40厘米×5O厘米规格的人像绣品,工期需要3个多月,有的精品则需用一年的时间,因而一幅武陵绣价值要上万元。”高敏说,武陵绣在绣制时要刺3层。第一层是铺色,第二层是做细,第三层是精细加工。只有这样,才能刺出线条的变化、光线和色彩的变化,才能使整个绣面上的光线和色彩达到统一。

      高敏说,武陵绣全是手工操作,最难掌握的是劈丝技术,有时需把一根常规丝线劈成若干分支的细丝进行刺作,最细时劈丝达1/48。“为此,蓝天职校正在对下岗女工和农村妇女进行武陵绣技术培训,然后加工生产武陵绣产品,让武陵绣走进市场,满足消费者的需要,同时推进民族文化产品的发展。”
     
缝纫客APP
更多信息请下载安装 缝纫客APP(安卓)查看
手机扫一扫下方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