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缝纫机
信息资讯
缝纫客APP安卓
扫二维码加客服微信
导航:

近七成鞋企遇用工荒 温州模式亟待创新

       “2004年,当用工荒刚见诸报端的时候,它还是中国人经济生活中的一件新鲜事,可如今,用工荒已成为一种常态,我预计它还会持续30年。”昨日下午4时,当记者带着这几日在温州采访的各路声音来到温州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会的办公室时,周德文,这位研究“温州模式”的知名专家脱口而出。

        无独有偶,温州职介服务中心随后向记者提供的开张第三日的最新用工供需状况显示:1596家企业进场供岗11745个,1005名农民工成功签订意向就业协议,但仍有10740个岗位空岗待补,企业用工状况仍然紧张。

        对此,周德文表示:“缓解用工荒,根本在于提升劳动力价值,进行发展模式创新,现在创造新的‘温州模式’已经迫在眉睫。”

        近七成温州企业缺工

        昨日,本报刊登了温州代表性行业“鞋革业”缺工状况,其实在温州,在同样属于用工大户的电子电器、服装乃至打火机等劳动密集型行业,“用工荒”现象十分普遍。

        据温州市经贸委于今年1月26日发布的《2010年温州工业经济中的主要困难和问题》一文中的数据显示,温州近七成企业缺工,这一条被排在“困难”选项的第二位。据该委经济运行综合处处长李雄伟介绍,“七成”这个数据是在对温州制革、塑编、金属冶炼等18个行业855家企业进行调查后得出的。其中,缺工缺10%的企业占43%,缺20%工的企业占15%,缺30%工的企业占9%,缺工一半以上的占1.5%。

        另据温州市人才中心的统计显示,2010年以来温州企业用人缺口持续扩大,该年前三季度温州人才中心共举办招聘会46场,提供岗位数11万多个,但累计进场的求职人数才8万人,供需失衡严重。

        李雄伟向记者回忆了上世纪90年代温州“一个岗位十个人抢”的情景,慨叹今日,西有重庆等地的“截留民工”,东有温州企业开着大巴去火车站“抢人”、送豆浆,老员工带一个新员工进厂奖100元,“中国的人力资源已经告别无限供给时代。”李雄伟说。

        每年免费培训5万农民工

        用工荒究竟因何而生?中西部经济发展吸纳部分农民工,80、90后新生代农民工“心高手低”,国家惠农政策等,这些都是原因。还有不少专家学者提出的“中国劳动力价值被低估”也成了“证明观点”。记者在实际的采访中发现,目前温州企业中“涨薪潮”风起云涌,农民工工资每年涨10%—20%,但另一方面,在劳务市场,农民工如没有一技之长,其自身的“劳动力价格”无论如何也难以提高,只能做普工,靠吃苦来赚辛苦钱,这没有发展性,农民工也不满意,跳槽跳得欢,这给企业造成困扰。

        究竟该如何跳出这个怪圈?今年34岁的四川“新温州人”贺刚的故事或许有借鉴意义,他通过努力从一名普工成为技术能手,改变了自己的价值。

[1] [2] 
  • 相关阅读
    1. 纺织服装业另一面现状:“用工荒”亟待解决
      一家外贸鞋企的转型突围之路
      “匠心智造,全新升级”,中捷电脑罗拉车提高鞋企生产效率!!
      温岭鞋业研发中心落户福建晋江 9家龙头鞋企入驻其中
      “晋江鞋企” 的传奇一生 它是如何毁灭的呢?
  • 赞 0赞 0
  • 踩 0踩 0
        • 确定

      共0条评论

      缝纫客APP
      更多信息请下载安装 缝纫客APP(安卓)查看
      手机扫一扫下方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