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缝纫机
信息资讯
缝纫客APP安卓
扫二维码加客服微信
导航:

服装产业转移带动上游 缝机销售面临变局

      服装产业从沿海城市向中西部大转移的趋势已然不可避免,对于与之密切相关的缝制机械行业来说,是一次机遇,但也是挑战,甚至面临销售领域的重新洗牌。

      服装产业转移先行一步

      雅戈尔集团挺进新疆和重庆、如意集团落户重庆、洛兹投资湖北、上海三毛转移重庆,早在2006年以前,一些有远见的纺织服装企业就开始了自己的“西行记”。

      服装产业由东南沿海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趋势在“十一五”规划中就已成型。东南沿海地区凭借地缘优势,在改革开放以来的30余年无论是在服装生产加工还是服装品牌打造上都走在了全国的前头,80%以上的纺织服装业聚集在东部地区。但当中国服装产业面临由劳动密集型产业向高附加值产业升级之时,转移势在必行。因为各种成本的增加,使得以生产为主的服装企业在沿海区域的发展越来越受到制约。河南省纺织业信息协会秘书长李秀明一次在采访中就提道:“这些地区有限的土地、能源、环保承载能力等方面的矛盾越来越大,而劳动力成本不断提高、土地资源的日趋紧张、生产成本的增加,导致纺织企业盈利能力开始下降。”

      特别是2008年底的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之后,对外出口量突减,用工荒大范围蔓延,东南沿海地区纺织服装业发展的瓶颈越发凸显。而在这个时候,内陆中西部地区的优势也随之浮出水面,产业环境已相对成熟,各项生产要素基本齐备,国家政策因势利导,最重要的是本身具有充足的劳动力后盾。据有关部门估计,在中西部地区,纺织企业可以降低近40%的成本。

      在2009《中国服装产业转移工作报告》中,为鼓励中西部地区发挥资源优势,顺利承接东南沿海地区的产业梯度转移,转移路径已明晰可见:河南,以女裤产业集群吸引企业;安徽,打造制造加工基地;江西,成为投资增速最大省份;四川,政府高度重视发挥市场优势;重庆,延长产业链条形成综合产业集群;湖北,完善配套设施吸引产业转移;陕西,以功能性服装为重点。

      缝机产业转移如何跟进

      缝制设备行业与服装行业就是牙齿与嘴唇的关系,需要相互依存,服装产业的每一步布局调整必将带来缝机行业的对应调整。但二者之间是相互协调的么?是亦步亦趋还是调中有变?是点对点调整还是缝机行业重新洗牌?这些现实问题都已经迫切地摆在了缝制设备行业面前。

      让我们先来看一下国内缝机行业原有的产业布局,经过30年的长足发展,目前我国六大缝机产区主要是:浙江、上海、京津、广东、陕西、江苏。从这六大产区的地理位置不难看出,这里边固然有改革开放初期国家政策引导的影子,但更看得到缝机行业与服装制造业之间的依附关系。如果说,上世纪八十年家用缝纫机盛行所带来的缝机厂家几乎遍布全国,但九十年代以后家用机的销声匿迹,以及沿海服装加工业的突飞猛进,则直接导致了缝制机械行业今天这个产业分布图。

      如今,服装产业已大举西进,新建服装产业园、新建服装工厂、新建生产车间……一派热闹景象,这也必然带来一系列的新生缝制设备需求。河南逸阳服饰有限公司的采购经理王经理向本报记者透露:“最近一段时间,在郑州新出现了好多缝纫机经销点,这其中有一些是以前了解的牌子,还有一些则是我们根本没听说过的牌子。很多厂家和经销商都直接找到我们,向我们介绍他们的产品。虽然说整体上价格变化不大,但至少我们可以选择的范围更广了。我们也因此适当改变了原有的采购计划,在一个合理的价格范围内,我们会更多去选择一些大品牌、信得过的产品。这次全国范围的服装产业梯度转移,对河南服装企业来说也是一件好事,一方面有竞争才有进步,另一方面也给河南创造了更好的行业氛围,像设备这一块就很明显,以前不方便购买到的设备现在已经送到了家门口。”

     

[1] [2] 
  • 相关阅读
    1. 纺织服装业,内需潜力如何释放?
      疫情,改变了人们原有的习惯
      阮积祥:疫情催生对工业缝纫机的需求 机会大于威胁
      全自动充绒机工作故障怎么办 教你如何自我排查 不影响工作时间
      富山的“一针一线”都成为数据
  • 赞 0赞 0
  • 踩 0踩 0
        • 确定

      共0条评论

      缝纫客APP
      更多信息请下载安装 缝纫客APP(安卓)查看
      手机扫一扫下方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