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缝纫机
信息资讯
缝纫客APP安卓
扫二维码加客服微信
导航:

经济回暖需求放大 后危机下服企人才缺口渐显

          回想起整整一年前的“招工难”,在中国最繁忙的服装生产基地之一东莞虎门北栅,一些服装企业还是心有余悸——这些好容易走出缺少订单阴影的服装企业,拿到了订单,却招不到工人。

        当时在北栅,与这些企业“同呼吸共命运”的,还有小餐馆老板胡姐。去年年初,胡接手了一家厂区附近的小餐馆,之前的老板跟随工厂关停后被遣散的工人们一起回乡了。“老板跑了,工厂倒了,人都走空了。”这是前任老板的控诉。胡那时便明白,她的小本生意与这些服装工厂景气与否直接相关。

        如她所愿,之后,工厂的开工率在慢慢好转。到了去年7、8月间,这块挤满了服装工厂的工业区,招工广告又随处可见。胡老板的小餐馆也渐渐有了客人,厂区内每个灯火通明的赶工夜晚,都让她觉得安心。

        不过生产企业远没有她的好心情,在终于可以再次接到订单之后,新的问题接踵而至。

        百思特在那个时期计划招到100名左右的普通工人,可招工广告公示了一个月,只有七八十人确定到岗。

        “厂子开始接近满负荷运转。”当时,公司外贸经理李跃福说,公司订单在去年6、7月份出现一定程度回升,虽然这与繁盛时期的景象仍然无法相比。

        其实在一年前,很多企业都有百思特和李跃福的感受。东莞市劳动就业中心在当时上报给东莞市政府的一份用工情况报告中提到,“全市企业用工需求向上转向,(2009年)6月和7月出现局部招工难”。

        “在工厂,流失率比较高的部分是一线员工。”东莞市小猪班纳服饰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经理ROBERT说。广东南海新怡内衣有限公司董事长陈伟强也说,由于订单减少,整个去年上半年,他都没有考虑过要增加工人。而让他始料未及的是,随着订单的缓慢恢复,在去年传统招工淡季的8月,他竟要面临招不满工的尴尬。

        在去年8月的第一周,东莞统计的求人倍率上升至1.51,“相当于每151个劳动岗位只有100个人在求职。”东莞市劳动局就业服务中心主任萧欣欣说。

        同一时期,根据深圳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的数据,深圳用工缺口也在扩大,包括服装、玩具在内的几类出口为主的行业,用工需求恢复尤为明显。

        在另一个中国纺织服装产业集中地区长三角,情形也大体相仿。

        据宁波市人才开发服务中心介绍,每年7-9月是人才招聘的淡季,但去年8月,招聘单位实际用人需求比上年同期增长了5%左右。

        而去年第二季度,在温州市职业介绍服务指导中心登记需要招工的企业数量多达7060家,比上年同期增加一倍,工人需求总数为113979人;企业用工需求缺口已近5万人,比第一季度上升了22%;在义乌人力资源市场,甚至出现私营小老板数量超过打工者的景象。

        更为严重的是,这样的情况甚至蔓延到了今年。

        “我这里车间现在出现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堆积量比较大,如果按照正常的生产,堆积不会这么大,现在每天缝制出来的量和整烫的数量不配套。”无锡光明集团银湖衬衫厂厂长洪伟说。

       洪伟表示,春节过后,缝制、裁剪、整烫车间平均流失10%的工人,其中最严重的整烫车间,工人少了40%,而工人减少导致剩下的工人劳动强度加大,不少人又因此打了辞职报告。

     

[1] [2] 
  • 相关阅读
    1. 1—8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下降4.4%
      常州智谷获评天宁经济开发区三新经济“三星企业”
      前7月纺织服装外贸详解出炉,“后疫情”时代几件大事须早作准备
      市场去库存显著 越南难成下一个“世界工厂”
      纺织品出口增长 服装市场需求释放
  • 赞 0赞 0
  • 踩 0踩 0
        • 确定

      共0条评论

      缝纫客APP
      更多信息请下载安装 缝纫客APP(安卓)查看
      手机扫一扫下方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