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缝纫机
信息资讯
缝纫客APP安卓
扫二维码加客服微信
导航:

服装企业使用缝制设备摸底调查系列报道(1)

          长期以来,进口缝制设备以绝对优势盘踞于中国市场,大多数服装企业心甘情愿花高价购买进口设备,而国产设备叩开众服企大门的路程却异常艰辛。这其中原因何在?为了了解服装企业对于国产缝制设备最真实的印象和评价、国产缝制设备在使用过程中的实际表现情况,以及在不远的将来哪些具有潜力的缝制设备会有出色的市场表现,本报特对服装企业展开了一次缝制设备使用摸底调查,参与本次调查的服装企业566家,大型企业占4%,中型企业占19%,小型加工厂占77%。

      进口设备口碑好

      由图表二中的数据不难看出,大多数服装企业还是偏爱进口缝制设备。在参加投票的所有企业中,选择进口与国产设备比例为2:1的占81%,比例为1:0的占了4%。

      据了解,由于国产工业缝纫机起步比较晚等原因,近些年来国内服装企业一直保持着对进口设备的信赖度。尤其是一些规模比较大的内销品牌企业,在综合考虑设备的质量、稳定性、售后服务等诸多因素后,往往会选购价格相对高一些的进口货。合肥兄弟服装机械有限公司总经理汪家维在采访中告诉记者:“一般机型,进口机器会比同类国内机器高出差不多2000元。”

      对于一些大厂家动辄几百台甚至几千台的进货量,这个差价应该不是一个小数目。但从图表五中,我们也能看出服装企业设备换代的大致周期,近60%企业的选择为5—8年,选择1—3年换一次设备的只占不到4%。可见,服企在购买设备的时候考虑更多的不是价钱,而是性价比。北京欧姿国际服装有限公司负责人王先生对此表示:“由于缝制设备基本属于耐耗品,不会频繁更换,所以从长远考虑,还是买进口设备划算一些。”

      国产品牌也不甘示弱

      从调查问卷结果来看,虽然在选择比例上进口设备占了优势,但国产设备经过多年的提升与发展也拥有了自己的一席之地。图表四可显示,标准、杰克、中捷这些国内缝制设备骨干企业的产品正在渐渐走进服企,同时市场占有率也相对平均。

      但由于长久以来对进口设备美誉度的思维惯性,以及客户的观念还停留在对国内产品之前的印象,还是有许多服企对于国内缝制设备的最新发展不够了解。北京格格旗袍有限公司品牌运营总监张荔鹃告诉记者:“我们公司一直以来都只使用日本兄弟的缝纫机产品,一方面是我们已对这个品牌建立了足够的信任,另一方面似乎我们接收到的国内品牌的宣传信息也不是很多。”记得前几年在一次国内某大型服装企业的设备招标中,一知名国内缝制设备企业竟被对方指为从未听说过。看来对外宣传还是本土品牌的一个短板,提升产品品质固然重要,但也不能忽视推介环节,尤其是在中国这个长期推崇国外缝制设备的市场。

      近几年,国内经销商也在有意多向客户推荐国产产品。汪家维对此提道:“近几年国产缝纫机品质实际上是在以几何级速度提升,而且不是个别企业,而是整个行业的提升。如太子龙这一次在安徽设厂,就一次购买了2000万元的杰克设备。”在采访中,北京凌宇信诚缝纫设备有限公司总经理杨义安也介绍道:“像邯郸雪驰羽绒服、天津新华服装公司都长期在使用通宇的设备,雪驰曾一次性向通宇下了几千万元的订单,而最近新华也购买了几百台通宇的电脑平车。”

      服企和经销商都在如此纠结“进口”和“国产”,也有业内人士对此估算,其实即便是国外的缝纫机品牌,也大概有80%—90%是在中国生产的。虽然在具体的生产工序、检验流程上,二者还是有所差别的,但这毕竟也给国内缝纫机行业的发展创造了一个良好的氛围,也是中国缝制设备行业快速发展的一个重要条件。

[1] [2] 
  • 相关阅读
    1. 缝制设备行业一周热点回顾(9.21-9.27)
      缝制设备行业一周热点回顾(9.14-9.20)
      台州缝制设备企业 牵手阿里“犀牛智造”
      缝制设备行业一周热点回顾(9.7-9.13)
      青岛缝制设备展圆满落幕,衣拿智能闪耀亮相。
  • 赞 0赞 0
  • 踩 0踩 0
        • 确定

      共0条评论

      缝纫客APP
      更多信息请下载安装 缝纫客APP(安卓)查看
      手机扫一扫下方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