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缝纫机
信息资讯
缝纫客APP安卓
扫二维码加客服微信
导航:

国产缝机博弈进口设备:高端特种机是缺口

      上一期报道,我们了解到了服装企业在购买阶段对于国产缝机与进口设备之间相比较的基本态度和取舍状况。如果说,购买取向可以被一些思维定势和宣传理念所左右,那么设备的使用体验却是相对客观的。为了进一步推进服装企业缝制设备使用的摸底调查,本期我们将走进服企,去探个究竟。

      国产缝机研发投入不足

      其实,服装企业中早已不是进口缝纫设备一统天下的局面了,在上期的报道中,通过问卷调查,我们也看到很多服装企业在使用中捷、宝石、标准等这些国内知名品牌的缝纫设备。

    受访企业所生产服装品类调查

     

    服企选择进口品牌原因调查

     

    服企对国产品牌印象调查

      记者走访了一些缝机代理商,他们普遍反映在销售中发现国产缝纫设备在常用机型上与进口缝纫设备的差距已经很小了,如平缝机、包缝机、双针缝纫机等。在服装生产过程中,行业内通常将生产工序分为前道、中道、后道,常用机型是在前道与中道过程中所使用的机器,也就是裁剪和缝制的过程。合肥兄弟服装机械有限公司总经理汪家维在接受采访时提到,他的客户中,不管是国际服装业巨头香港联亚集团还是安徽本土服装企业贝斯特都大量采用了杰克公司生产的电脑平缝机。

      至于后道工序,所需要的则是一些特种机型,如针对锁眼、熨烫、钉扣等功能的机型。由于这些工序所要求的精确度很高,所以特种机选用进口设备在行业内已经成为了一条不成文的规矩。在采访中,常州老三集团有限公司缝制女工张艳红谈到自己的操作体验:“很明显,车间换了进口设备后,增加了自动剪线头、自动打回针这样的新功能,减轻了我们的劳动量,工作效率也提高了好多。还有,车间里还引进了一些自动钉纽扣、自动钉商标的机器,我们看着都觉得新鲜,真是越来越先进了。”

      国产设备在特种机市场的“失声”,究其原因,是在新机新品的开发上国内与国外相比做得还远远不够。江苏苏诚缝纫设备有限公司总经理张继辉对此谈道:“为什么在高端机器方面国内产品不具备竞争力,主要是由于国产设备模仿的地方太多,自己研发的成分太少,缺少核心竞争力。国内缝机新品的科技含量相对比较低,新机型的不可模仿性也很低。通常情况是,某家刚刚推出一种新机型没多久,其他厂家就有类似机型面市。”

      不难想象,研发环节薄弱“限制”了国产特种机的市场发展,而对于造成国产机器研发薄弱的原因,张继辉表示:“在我看来,国内的很多缝制设备企业在初期生产缝纫机时是认真的,但发展到一定阶段就开始搞多元化经营,企业初具规模的时候往往将钱投入到其他更赚钱的项目中去,如果能够将资金继续投入在缝机研发的工作中,我们的特种机、高端机也能追赶上国外的水平,甚至是超越。”

[1] [2] 
  • 相关阅读
    1. 市场去库存显著 越南难成下一个“世界工厂”
      纺织品出口增长 服装市场需求释放
      上海市场监管局网售童装不合格率近三成
      ​​见证品牌力量 | IMB海外市场实现稳定增长
      服装市场:应时而变,赋予专业市场“新价值”
  • 赞 0赞 0
  • 踩 0踩 0
        • 确定

      共0条评论

      缝纫客APP
      更多信息请下载安装 缝纫客APP(安卓)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