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缝纫机
信息资讯
缝纫客APP安卓
扫二维码加客服微信
导航:

服企更换设备预示纺织机发展方向 智能与环保并重

     经过两轮国产缝制设备与进口设备之间的分析比较,我们看到了国产缝机的提升方向和完善空间,而作为服装企业使用缝制设备摸底调查系列报道的完结篇,此次,我们着重考察了国内服装企业的设备更替情况,以期了解服装企业的最新需求,探寻缝机业未来的发展方向。

      机电一体化设备是主流

      “今年春节以后,招工难的问题太突出了,原来迫于资金压力,我还没有将引进新设备的事提上日程,但从现在工人的上岗情况来看,为了填补工人数量不足,今年我们必须将一部分机器换成机电一体化的设备了,别的钱能省,这个钱不能再省了。”采访一开始,天津晟鸿制衣有限公司总经理付艳英就向记者宣布了她的最新决定。

      不难看出,“用工荒”的严峻形势成为了眼下服装企业生产设备升级的有力助推剂,尽管机电一体化缝制设备对于服装生产者来说并不是什么新鲜事物。

      所谓机电一体化缝纫机,简单点说就是缝纫机的刺布、挑线、钩线、送料等执行部件仍沿用原机械结构,而控制方面则采用电子或微电脑系统。一般的区分是含有编程和CPU处理器的控制系统称为微机控制或电脑控制系统,无编程和CPU处理器的称为电子控制系统,这二者中电子控制系统技术较为简单。

      形象说来,就是采用了电子或电脑控制后,变部分机械劳动为自动功能,如自动停针位、自动线迹、自动加固缝、自动换色线等等。这就将大量的劳动力从生产线上解放了出来,如有关部门就对一款跟踪自动开袋机在服装加工工厂的使用情况进行了统计,得到以下一组提高效率、节省人力的对比:在做夹克衫内口袋工序上如依照原传统工艺需要8个人,现在用了自动开袋机后只需要1个工人即可,节约7个工人。

      付艳英在接受采访中还提到:“机电一体化的设备不仅使用工人数减少了,而且由于采用统一尺寸、统一标准,细节更加接近完美,做出衣服的品质也会有明显的提升。”

      虽然机电一体化设备优点多多,但在调查中,记者了解到目前国内中小服装企业还是以使用传统工业缝机为主,除个别规模比较大的企业实现了大比例设备自动化,如北京宝联高级成衣制造有限公司生产经理翁立国就告诉记者,他们工厂的设备已有90%实现了机电一体化。大多数的服装企业还都是处于部分设备的升级过程当中,付艳英说:“即便是买新机器,我们也会陆续更换,可能会以一个生产小组十几台设备为单位。”唐山鑫利服装厂孟厂长还算了一笔账:“就按一台缝纫机4000元算,换30台也需要十几万元,不是一个小数目,目前的情况来看,我们情愿一个月多花点钱请几个工人。”

      很明显,根据各服装企业规模大小的不同,所实现的自动化程度也不同。但不管怎么说,设备的机电一体化必然是缝制设备发展的主流。随着劳动力不足这一矛盾的越发凸显,相信服装企业设备换代的步伐也会随之加快。

[1] [2] 
  • 相关阅读
    1. 2020年1-6月纺织机械行业运行情况
      从开放引领走向创新引领:‘十四五’上海发展理念转型思考
      工业互联网高速发展的顺风车,你搭上了吗?
      疫情引发服装消费和产业发展新变化,服装行业如何把握发展主动性
      2020年中国童装行业市场规模及发展前景分析
  • 赞 0赞 0
  • 踩 0踩 0
        • 确定

      共0条评论

      缝纫客APP
      更多信息请下载安装 缝纫客APP(安卓)查看
      手机扫一扫下方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