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单价随势而升 贸易方式悄然转变-2010年全国纺服出口分析(下)
价升带动出口增长
2010年,我国纺织品和服装出口全面实现增长,出口额分别为770.7亿美元和1294.7亿美元,分别增长28.5%和20.9%,增幅都超过20%,服装的增幅稍落后于纺织品。
纺织品中各类商品的增长呈现出初级产品增长快于制成品的特点,其中,纱线增长最快,增幅为38%,面料增长30.8%,制成品增长23.3%。服装中针织、梭织服装合计增长20.3%。
由于原、辅料价格及人工成本急剧上升,2010年纺织品服装的出口价格整体上涨,纱线上涨16.1%,面料上涨11.5%,针织、梭织服装上涨5.7%。从出口指数上分析,2010年拉动整体出口增长的“主角”也从数量增长转变为出口价格的上涨。纺织品服装出口的数量指数和价格指数分别为101.3%和122.03%,其中纺织品的数量指数和价格指数分别为116.2%和110.5%,数量增长和价格提升共同作用推动出口增长。服装的数量指数和价格指数分别为94.1%和128.47%,呈现明显的量降价升走势。但服装中占很大份额的棉制及化纤制针织、梭织服装的出口量增长幅度仍超过价格上涨的力度,出口量增长13.8%,出口平均单价提升6.1%。对主要市场美国出口量增长26.4%,出口价格仅提升1.2%,对欧盟出口量增长达到17.2%,出口价格提升5.5%,“大路货”出口仍是以量取胜。
一般贸易快速增长
一般贸易多年来一直是纺织品服装最主要的出口贸易方式,“十一五”期间,一般贸易占贸易总额的比重从65%提升到70.1%,其中出口从71.5%提升到74%,进口表现更为突出,占比从13.6%提升到29.6%。一般贸易占比的提升体现了我国纺织行业出口产品结构的优化和附加值的提升,也反映了我国纺织品进出口贸易增长方式的转变。
2010年,一般贸易出口总额达到1529.4亿美元,增长27%,在主要贸易方式中增长最快,拉动整体出口增长19.5个百分点,对整体出口起到了“稳定器”的作用。一般贸易进口59.8亿美元,在各贸易方式中增长最快,增幅达到47.9%,拉动整体进口增长11.5个百分点。
加工贸易在进出口中的地位逐步下降。“十一五”期间,加工贸易所占的比重发生了明显变化,贸易额占比从2006年的30.7%降至2010年的22.6%,其中出口从24%降至不足20%,进口从83%降至65%。
2010年,加工贸易走势相对平稳,全年各月进出口的增幅波动起伏平缓。全年累计出口379.9亿美元,增长9.6%,进口132亿美元,增长10%。
2009年,小额边境贸易遭遇大跌,当年出口同比下降50%。2010年,小额边境贸易逐步恢复,但尚未恢复到危机前的水平。全年出口69.5亿美元,增长12.3%,进口增长17%。从各月情况看,小额边境贸易的出口呈现“阶梯式”增长,年末三个月开始发力,增幅甚至超越了一般贸易,月度出口额也于年底达到高峰。预计2011年小额边境贸易将有不俗表现。
-
-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