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人力资源工资成本压垮小型服企
东莞市茶山镇增埗卢屋的一栋三层小楼里底层,工人们正从一辆龙马车里将一包一包的货物卸下来,这是刚刚从一家服装公司接过来的15000件半成品衣服,工厂将负责给这批衣服上拉链。
在二楼和三楼的年轻女工们正旁若无人地干着手头的活计,这个房屋大约80平方米左右,呈一个狭长的长方形,中间20台缝纫机围成一圈,位置紧凑,两排之间只隔了1米左右的空隙,工人们看上去都很年轻,除了两名负责搬运的男工,其余都是女工。每个工人的缝纫机旁边都堆满了已完成工序的衣服、残件,以及棉花、布片等原材料,几乎没有立足之地。
女工吴二妹初中毕业后从四川来到东莞后,两年来先后在鞋厂、服装厂呆过,去年8月份后就一直在这儿,工厂说每天工作8个小时,每周休息一天,但实际上活多的时候要做十几个小时,她们的收入直接与完成的数量挂钩,为了多拿一点薪水,常常要加班。吴二妹埋怨,现在房租涨、物价涨,但工资几年里却没有什么变化,就是涨的这一两百,比起日益飞涨的物价来说,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可是,吴二妹们并不知道,一个多月后她们也许得另谋出路。
老板娘薛女士说,刚刚从车上卸下来的那批货物是他们在年前签的单,可能也是最后一批。3月1日后,人工费用又涨了,五六十个工人每个月的开支都不少。老板娘说,这个厂子做的是服装加工里最简单的一道工序,只能靠量来赚钱,这次加薪幅度太大,不加工人不答应,支撑不下去了,准备4月份之前关门回家去。
面临这种无奈选择的不仅有薛女士和吴二妹他们,在东莞、中山、深圳等地还有数以千计的中小型加工企业和数以万计的外来工在面对二次选择。
从多位企业管理层人士那儿获悉,人力资源工资成本的压力,是很多企业倒闭的主要原因之一。2004年东莞最低工资是470元,2005年调到530元,2006年调到690元,2008年调到了770元。最近两次调薪时间相距刚好10个月,从920调到1100。连年“跳级”,没有给企业喘息的机会,与此同时,各种加工原料成本也在不断涨,部分企业的利润越来越薄,已到难以为继的地步。
深圳台商协会常务副会长蔡正富说,这一次广东省调高最低工资标准来得太快太猛了,令很多港台企业承受不了,“深圳台商协会6000多企业会员中,将有20%的在倒闭或撤离深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