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创新:中国服企提升的不二法宝
“中国只有卖出8亿件衬衫才能换回一架空客。”这句话是曾任中国商务部部长的薄熙来在巴黎原本讲给欧盟贸易代表听的,旨在平息他们在中国纺织品出口的凌厉攻势下难免激动起来的情绪。然而,作为中国人,听了这番话,心里却不是滋味。
众所周知,我国是世界最大的玩具生产国,但没有一个世界性的自主品牌,一个芭比娃娃在美国的零售价可以卖到9.9美元。但在芭比娃娃最大的产地珠三角地区,生产一个芭比娃娃,中国企业只能获得0.35美元加工费,品牌所有者则获得了利润的最大头。
巨大的制造能力没有带来相应的丰厚利润;打火机、皮鞋、彩电等贸易摩擦,让中国企业应接不暇:近年来“用工荒”问题的日益突出,从而导致劳动力成本上升,在一定程度上表明我国廉价劳动力成本正在逐步消失,对于劳动型密集企业来说,将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转型、自主创新成为中国企业生存下去、
提升国际竞争力的必由之路。
找准参与国际竞争的模式
数据显示,2010年我国非金融对外直接投资590亿美元,过去8年,对外直接投资年均增速为52%,累计达到2588亿美元。根据商务部、全国工商联的调研情况,去年上半年,我国境外企业资产总额超过1万亿美元,民营企业占30%以上,境外投资企业数量,民营企业占80%以上,民营企业已成为我国实施“走出去”战略的重要力量。
然而,据了解,目前,我国大部分企业出口是贴牌加工,生产方式处于加工、装配这一低附加值、低技术含量的环节,自主出口品牌薄弱。
民营企业要在国际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必须突出企业在创新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如果不走自主创新的道路,爱国者必死无疑”,这是全国政协委员、华旗总裁冯军在中国入世之后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说的话。
让冯军感到压力最大的是韩国的数码产品对爱国者造成的威胁。
然而,事隔10年,当冯军回忆起爱国者如何抵御“韩流”的体会和经验时,他表示,与其死守,还不如走出国门,寻求海外市场发展的机遇。但当我们一旦决定要走出国门的时候,就一定要考虑自己的优势和竞争力是什么?尤其是在自主创新方面。大企业在自主创新上优势明显,如有资金、能承受失败的风险、市场判断准确。因此,许多中小企业有一种错误认识,即创新是大企业考虑的事,小企业没有能力也无缘创新。其实不然,中小民营企业搞创新也同样有其自身优势,即它们对市场反应敏锐、决策果断;管理灵活,实施快;更易于激励研究人员的创新积极性;易于把握创新的机遇。
冯军说,以爱国者为例,我们是中小型民营企业,没有实力去并购国外企业,所以我们的想法很简单,就是学《渡江侦察记》里面的小分队,用滚雪球的方式,以国内为根据地走出去。我们前期去了解当地的需求,在当地设办事处,用中国的研发结合当地的需求,来提供高质优价的产品和良好的服务,在经济危机下,为全世界创造新的价值,
然后赚取外汇,拉动国内的内需,并赢得全球消费者对中国品牌、中国产品、中国服务的信任和尊重,这样就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
因此,每一家欲进入国际市场的民营企业,应先找准自己参与国际竞争的模式,才能避免走弯路、走错路。
中国动力嫁接全球品牌
与华旗不同,复星是一家全球领先、专注中国成长动力的民营投资集团。如何提高国际竞争力?复星的做法是积极探索中国动力嫁接全球品牌的可行途径,并取得了一定成效。
2010年3月,复星与凯雷集团成立中国首家中外合资私人股权投资基金公司,复星首获国际同行高度认可。6月,复星投资全球领先的旅游度假集团——地中海俱乐部,充分诠释了“中国专家、全球能力”这一复星式投资的理念,迈出全球化投资第一步。
2011年1月,复星与美国保险业巨头保德信达成战略合作关系,保德信出资5亿美元成为此合伙制基金的有限合伙人,复星向该基金投资1亿美元,并担任负责投资决策的普通合伙人。这是复星整合全球资源的一次重大突破,标志着国际著名机构投资者对复星管理团队、品牌、投资能力、规范运作的高度认可。
“对复星来说,更重要的是要积极探索如何把中国动力嫁接到全球品牌。我们采用两种基本模式:第一种就是怎么把中国市场跟全球资源嫁接在一起;第二就是怎么把中国动力和全球品牌嫁接在一起。”全国人大代表、复星集团董事长郭广昌表示。
他坦言,要真正做到全球化,并不是那么容易。但有几个问题应引起重视。首先,要有承诺、坚持和自律。承诺之后,就要坚持做下去,不能因为失败了就不敢做。其次,先做好中国的专家,尤其是在消费升级领域做好中国专家,我们才有机会成为国际企业在谋求中国发展时候的吸引对象。第三,需要尽快提升我们在海外发现和把握、能够分享中国成长的国际投资机会的能力。这里面包含了我们人才的问题、包含了我们怎样用到我们已经有的这么多伙伴,能够成为我们全球投资后的咨询平台。第四,提升全球融资能力。不仅用中国市场的资金,还要学会用全球市场的资金来支持我们全球的发展。第五,培养全球项目优化运营的问题。第六,既然进入了全球化领域,我们需要与全球标准对接,要让欧洲人、美国人完全懂得我们在说什么,我们的表述、衡量标准应该跟他们完全一样,最重要的就是整合全球资源。
-
-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