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缝纫机
信息资讯
缝纫客APP安卓
扫二维码加客服微信
导航:

服装零售业:洗牌和提升进行时

      “冬季童装价格上涨幅度至少在35%。”山东今童王童装代理商马先生已经做了13年童装生意,从未遇到冬装涨幅这么大的情况。2010年羽绒服在进第一批货的时候,价格已经比2009年上调35%,10月份再补货的时候,每件羽绒服又涨价20元。

      与他有同样感觉的还有王女士,她在商场做女装生意已有5个年头,对服装价格年年涨早已司空见惯,但2010年冬天没了谱的涨幅,在她印象中还是头一遭。

      然而,不光是百货商场的品牌服装集体涨价,服装批发市场的价格也水涨船高,服装类上市公司最新公布的一些财报等资料证明了服装价格上涨的现实。

      “今年秋冬装的价格确实比前两年都要高。”在接受记者采访的众多百货商场以及企业的负责人中,大多都表示,服装的价位是按照服装的生产制作成本及市场行情制定的,而并非人为原因自行抬高的。

      服装涨价是因为2010年棉花、化纤等生产原料不断上涨而引发。与此同时,拉链、扣子、玻璃水晶制品这些辅料的价格同样涨势迅猛。另外,国内服装行业劳动力严重短缺,劳动力成本逐年上升。

      除了原料价格上涨、用工成本上升的压力,来自商业地产成本的压力亦不小。现在国内大城市适合开店的位置越来越少,每年租金都呈现稳步上涨态势。而在国内众多服装批发市场,很多商户也因为高涨的店铺租金而叫苦不迭。 

      “同样的衣服,进价提了,零售价肯定要提。再加上这两年商场的水电、租金都在涨,销售人员的工资也在涨,折扣活动还都要参加,我们的定价自然水涨船高。”一位品牌代理商表示,他们也不愿意价格上涨,价格涨了,销售就不好,完成商场销售额上就有困难,但是由于各种成本压力加大,他们也只好顺势涨了一点,又不敢多涨。

      盈彩美地市场营销主管胡雯也表示,消费者的忠诚度建立在价格和品质上,消费者已经接受了你现在的价格,如果突然大幅度提价,将会导致客户的流失。“公司其实是非常不愿意涨价,但现在成本压力太大,总不能亏着做。”

      库存压力增大

      然而服装价格的上涨并没有给经销商带来相应的销售业绩上涨,而且2010年棉服、羽绒服的销售旺季迟迟没有出现。

      “做了十几年童装生意,还从未见过这么清淡的冬装市场。”马先生表示,通常10月中旬棉服销售就开始销量见涨,11月底就是棉服和羽绒服的销售旺季,但现在还未见旺季的影子。

      外贸小店虽然有着稳定的客户群体,但众多店主也感叹现在服装生意不好做,因为老客户对价格上涨比较抵触,单价难以涨到位,导致销量下滑,2010年的营业额起码比去年下滑了25%。

      不光临街小服装店,在消费水平高的大型商场,品牌服装也面临生意难做的窘境。李女士2009年刚入驻商场经销服装。她表示,“2010年的生意不太好做,过去冬装每天能走十几件,现在每天也就能卖几件。”

      在北京动物园聚龙服装市场,经营男女休闲装郝晓丽说起现在的经营状况满是苦水。“干了五六年服装,头一年感觉这么惨!” 

      以前批发市场人头攒动,忙都忙不过来。自从服装开始涨价以来,以前忙碌的景象没有了。虽然还是有很多人在摊位前挑选,可多半是看得多,买得少。

      “进的上千件冬装,有一半还在摊儿上积压着呢!春节前要是卖不完,真就压在手里了,对我们来说压的就是钱呀。”郝晓丽言语中透着无奈。

      2010年的冬装市场“押宝”寒冬的商家不在少数。

      七锦服饰的阮经理告诉记者,数月前听信“千年极寒”传言,他不但比往年多进了30%的货,这批货价格也比去年贵了20%,如今都压在仓库里。

      2010年价格的大起大落,似乎与2005年相类似。羽绒服低迷了四五年,本来以为2010年可以赚个饱了,没想到,千年极寒成泡影,羽绒服的大卖也成了泡影。

      商家们都在担心,如果价格继续坚挺,暖冬继续下去的话,恐怕未来羽绒服装市场会变得异常凶险!

[1] [2] 
  • 相关阅读
    1. 纺织服装业,内需潜力如何释放?
      中国1.7亿人就业的纺织服装产业,为何大而不强?
      前7月纺织服装外贸详解出炉,“后疫情”时代几件大事须早作准备
      纺织服装行业遭遇“大撤退”:外贸企业创新自救
      国内纺织业“重回”中西部?为什么从劳动力低廉的东南亚回来了?
  • 赞 0赞 0
  • 踩 0踩 0
        • 确定

      共0条评论

      缝纫客APP
      更多信息请下载安装 缝纫客APP(安卓)查看
      手机扫一扫下方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