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博会CHIC平稳走向专业化国际化之路
CHIC的专业化、国际化的之路走得越来越稳。
大牌渐回归更注重服务观众
现在市场上很多高端品牌不参加展会,展会的专业观众会越来越少。展会的立意很重要,现在大部分品牌商将展会变成了一个加盟的手段,我希望今后展会能成为时尚的风向标,真正在市场上有话语权的品牌能参加。
——北京依文企业集团总裁夏华在2007年说
“应该说这几年,包括国内外的知名品牌都在回归CHIC。为了让成熟品牌回归,我们也加大了服务力度。”国贸展览部高级销售代表曾琦说。中国国际贸易中心股份有限公司是CHIC的主办单位之一,主要负责CHIC的海外展区招展与服务。
经过多年的发展,一些国内知名品牌已经拥有了足够的代理商、加盟商,也拥有了较高的市场知名度,和商场的关系也已稳定,于是,一些品牌开始问自己:还有没有必要再来CHIC?
“虽然这些成熟品牌好像各方面都很完美了,但实际上服装市场的竞争是越来越激烈的,你是知名品牌不等于你永远是。另外,你现有的代理商是否都合格,CHIC是否还能给你提供更优质的服务,我们能为你找到更好的代理商、加盟商。”曾琦认为,中国服装品牌的发展模式仍以招收代理商加盟商为主,将来应该是向多品牌发展,在这方面,专业的服装展会能提供更好的服务。
“因为做代理加盟的弊病太多了,不管是小企业还是大企业。专业展会则能站在更高的角度,引导国内的服装企业把握未来的商业趋势,可以给他们提供更多的相关服务。”国贸展览部总监孙国伟说,CHIC是个大平台,能把国外的最新时尚讯息、最好的品牌带到展会上来,通过和这些国外品牌交流,对国内品牌也有很大的帮助。所以,最近几年,一些成熟品牌也在回归CHIC,真正成为了行业盛会、时尚的风向标。
“以前我们比较单纯地做展会,所有的服务主要是针对参展商,但后来我们发现,真正的上帝是买家、观众,如果不把买家服务好,对参展商服务得再好他们也不会满意的。”曾琦说。
据了解,近些年来,CHIC在加强对参展商服务的同时,也在不断提升对专业观众的组织与服务。“对参展商的邀请也做得越来越细了,不像以前只在媒体做一些广告宣传,然后坐等参展商。现在我们走出去,到专业市场和重点的服装消费市场做路演,和当地的服装协会合作。”曾琦说,每年展会结束后,主办方都会对观众的构成、来源进行分析,发现其中的不足,并在来年改进。
“以前更多的观众来自华东、华北、东北、华南等地区,西北、西南或中部省份地区的专业观众就比较少,通过分析,第二年我们就会改进,加大对这些地区的宣传和招商工作。”曾琦说。
展位设计更合理、参展更理性
国外展商对产品形象做得比较到位,参展主体突出,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特色,拿产品来吸引人,而不是像国内很多企业那样拼命地发一些资料。
——法派外贸部副总经理周盛环在2007年说
“前两年,国内服装企业还是片面地追求大,但我们也在引导企业不要片面追求大面积。只要展位面积能表达你的想法、你的设计,这就足够了。我们也不断地劝说,现在,大展位已经比以前少多了,我们不鼓励面积,而鼓励更多的优质品牌。”曾琦说,主办方并没有抱着把展位卖出去就好的心态来做展会。
“我们是希望能有更多的品牌呈现给买家。而不是10万平方米的展馆内只有几十家企业,像汽车展那样。”曾琦认为,面积大、品牌数量少,对于主办方来说,工作量就能小得多,但这绝不是CHIC所追求的。
曾经在展馆里震耳欲聋的音响噪音如今也少了,CHIC主办方在展前通知里有明确的规定,要求参展商将音响设备的音量控制在65分贝以下。参加展会的人们也会发现,近几年的大喇叭比以前少得多,大部分参展商也有意识地控制音量。
“如果出现音量太大的情况,我们会有工作人员去劝说他们把音量降下来,氛围是需要大家共同来营造的,主办方也特别强调现场工作人员要及时发现问题,去和企业沟通。”曾琦说。
不过,据记者了解,有着巨大人流量的CHIC现场,嘈杂的人声所产生的音量其实早就超过了65分贝,工作人员并不会拿着专业仪器在现场测音量。“只要不影响周边品牌的商务洽谈就可以,我们也不会要求特别苛刻。但只要周边品牌有投诉,我们是一定会处理的。”曾琦说。
-
-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