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裁剪房”的服装高新技术成果选介
在2010年年底举办的“2010中国服装高新技术成果交流推广大会”上,有数十个来自科研机构、服装院校、相关行业企业研究、开发的纺织服装行业高新技术成果项目得到推广。这些研究成果,既有产学研联动开发的项目,也有企业生产实践总结的项目,应用性较强。
这些获奖项目中,也有与“裁剪房”有关的高新技术研究成果。“裁剪房”内有服装生产的所有前道工序,涉及从CAD辅助设计、制版、打样到铺布、裁剪的一系列过程。此次大会上推广的与“裁剪房”有关的获奖项目,大多是基于服装CAD软件系统的延伸开发,包括人体测量数据库、三维人体扫描系统、裁剪方案等方面的内容。下文选择部分项目予以介绍。
1. 女式套装量身定制系统开发研究
量身定制生产方式被视为服装行业长远发展的趋势之一。该项目是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开发的成果,基于服装工业发展过程中人们对服装个性、适体性提出的更高要求而研究。项目开发者认为目前市场上的女式套装在合体性与舒适性方面欠佳,不能体现个性需求,因此开发了女式套装量身定制系统。
成果简介:
该项研究利用当前与服装有关的软硬件技术,确立了女式套装快速定制系统的框架和开发路线。整个系统由三维人体扫描系统、服装MTM系统和女式套装MTM定制软件等三个模块组成。如图1所示,三维人体扫描系统提取形体参数后导入到MTM定制软件,而后MTM定制软件将形体数据与女式套装款式信息再导入服装MTM系统,实现女套装量身定制的快速反应。
该系统构建的女式套装MTM系统开发环境包括:一是利用美国格柏的AccuMark服装/时装样版设计、放码、排料系统,创建新样版或修改已有样版以适应新款,且多项操作可同时完成,所做修改自动应用所有关联样片;二是利用格柏AccuMark MTM服装/时装单量单裁系统,通过充分分析并概括人体体型特征,细分女性体型以扩大标准样版数,并提取控制部位之间的参数关系,更新原型制版过程中的函数关系,得到满足相应体型的适体原型;三是利用CoreIDraw绘图软件设计和绘制女式套装的款式图和各零部件平面图,使系统中有多达10752种变款供定制者选择。除此之外,系统还建立女式套装样版变更规则库和变款款式库以及MTM系统数据库。
该系统还构建了女套装量身定制软件,利用数据库技术,进行信息的查询、管理以及识别处理,以提高信息管理的快速性、稳定性、方便性。该软件分为上衣款式部件、裙子款式部件、套装款式数据、套装定制等几个模块,其中套装定制为本软件系统的核心功能模块。
2. 3D CAT/CAD/CAM服装快速生成系统
该项目同样基于服装量身定制的批量生产背景开发,由上海和鹰机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联合苏州大学有关专家设计完成。名为HY-Scanner 320的系统在2009年9月推出,据悉可实现4分钟快速成衣,它采用了3D非接触式人体测量、样版自动生成和电脑自动裁剪等信息化、数字化技术,建立人体数据库和标准人台及人体模型,配合硬件如HY-3D410测体仪、YIN-CAD系统、HY-S1625自动裁床,实现三维CAT/CAD/CAM的集成,以达到服装生产前准备的全程自动化操作效果。
成果简介:
目前3D人体测量技术已经成熟,该项目一方面要实现3D/CAT向上延伸到网上三维虚拟模特人体,实现虚拟现实设计与服装超维设计的对接,另一方面要实现3D/CAT向下延伸到与服装CAD/CAM的无缝连接。
3D CAT/CAD/CAM服装快速生成系统主要基于快速的服装定制反应流程,首先按照顾客要求选定服装款式和面料,接着利用3D人体自动测量系统对顾客进行测量,再接着根据计算所测的人体数据,导入相关的服装CAD软件转换为服装尺寸,最后根据尺寸自动打版、排料,并通过网络传递到工厂进入自动裁床裁剪完成相关作业。
在工作时,系统利用HY-3D410测体仪分列四个摄像头通过对标准姿势下的人体进行激光扫描,经过计算机处理获得整个人体的点云图。由于采用全方位扫描,避免死角,且激光同步高速扫描时不怕任意晃动,在20秒内可以完成扫描。由此过程得到的人体数据被调入专用的数据转换软件,以转换出需要的人体测量数据。整个系统大概可以获得120余个人体各部位的测量尺寸,最终根据顾客实际选择。系统基于皮肤测量之后,会依据服装款式适当放松量,并进一步自动生成成衣尺寸应用于CAD系统。之后,系统根据客户选择的款式,在样版库中根据拟合算法模式计算的人体尺寸,自动完成个性样版,利用CAD进行自动放码、排料等工作,而后进入裁剪环节。
整套系统的特点包括:数据获取装置固定,能提供稳定的结果并方便维护;当测量标准周长1000毫米的物体,所测数据的准确度在2毫米以内;一分钟内,系统自动获取并储存数据;四是系统保证人体测量、姿态分析,适用于大量定做和量身定做;五是可灵活满足不同国别、地域的人群;六是数据容易查询和管理、使用,可追踪群体变化情况,建立“流动”的人体数据。
-
-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