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业:发现未知 成就未来
阅读CHIC历史,便可知晓中国乃至世界服装业的发展与变迁,分析CHIC理念变迁和创新方向,就可以清晰地看到服装行业发展的诉求
3月28日,第十九届中国国际服装服饰博览会(CHIC2011)在万人瞩目中即将拉开帷幕。
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实施的开局之年,也是催人奋进的一年,同样也是中国服装行业提升软实力的关键年。这注定在CHIC2011更多行业变革将会发生,更多的新思维将会诞生,更多的创意将会被展现,更多的未知将会被发现……
这一切让中国从“服装大国”到“服装强国”转型之路日益清晰,并成为可能。
“十一五”:辉煌成果支撑新时期增长
“十一五”期间,行业历经后配额时代、贸易摩擦、劳工荒、成本上涨、金融危机等一系列考验,依然呈现出了良性、持续的发展态势,服装行业的国际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产业素质不断提高。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也取得了积极进展。
我国服装工业科技含量和创新能力大幅提高,大量科技成果的产业化成为行业在新时期增长的重要支撑。广大企业通过不断挖掘内部潜力、控制生产成本、优化生产计划与库存配置等方式,持续提高管理水平,加快市场反应速度,增强市场竞争力,较大地提高了服装行业的运行质量和效益水平。
中国服装品牌也取得了很大的发展,我们能在一线市场的主要商场中越来越多地看到中国品牌与国外知名品牌并驾齐驱的竞争态势。中国服装品牌发展社会环境得到改善,中国本土服装品牌被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所接受,品牌的个性化竞争逐步取代同质化竞争,品牌价值竞争逐步取代价格竞争。
五年的磨炼、思考和探索,让中国服装品牌发展更理性。经历这五年,品牌企业对科技支撑、文化创意、商业模式创新等品牌发展的众多元素有了前所未有的认识。在他们看来,服装产业并非一个单纯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它更是一个都市产业、时尚产业、文化创意产业与高新技术密切结合的产业。
现在,中国服装企业无论是品牌运作、内部管理、人才储备、全球视野等,都在向国际上一流的服装公司看齐。打造自主品牌已经成为从“大国”走向“强国”的一个自觉行动。
目前,中国服装产业在一个更加系统化和复杂化的平台上生存和发展。中国服装业整合、调整、提升的“变革”时期即将到来,一个集产业、品牌、文化、资源价值、商业规则、社会责任等为一体的系统运营化竞争时代即将到来。
CHIC2011,展示面积已达11万平方米,吸引了来自19个国家和地区的1000多家参展品牌。分析这些参展品牌,我们发现很多品牌是国内企业通过资源整合、资本运作收购获得的,更多的是企业在老品牌发展到一定程度,稳定后推出的新品牌。多品牌、多元化、系列化、细分化、国际化成为众多企业的战略调整选择。
“十二五”:面临更为复杂多变的环境
“十一五”是中国服装业发展最好的五年,为未来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这已经得到行业共识,但在“十二五”期间行业将面临着很多新的风险,如通胀预期、资金、贸易保护、成本提高、劳工荒、国际竞争等,最重要的是“企业表面形式主义”。我们不能因为“十一五”所取得的一点成绩而骄傲,而应该更加谨慎,更加努力。
事实上,正如“十二五”规划中指出的,服装业发展过程中还存在许多粗放的、不协调、不可持续的因素。特别是经过金融危机冲击后,全行业也清醒地认识到已经实现的发展方式的转变和提升还远远不够。
-
-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