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缝纫机
信息资讯
缝纫客APP安卓
扫二维码加客服微信
导航:

缺口真的很大——人才:决定纺服企业胜败的中坚力量

      比起使用人才来,培养人才更重要

      失败项目大多因为没找对人。

      在变革中,周少雄考虑最多的是,怎么才能找到合适的人。

      因为,“失败项目大多因为没找对人。”他说。

      同样,当有媒体问雅戈尔的稀缺资源是什么时,李如成回答,不是资本,而是人力资源。他说,现在大家都喜欢房地产,所以服装业人才不多。

      “新一代人功利心特别强,自我意识也特别强。”他最担心的是:后继无人。

      显然,对很多企业来说,传承到了一个紧要的时刻。

      几年前,24岁的丁丽亚,在加拿大多伦多完成了学业后,来到父亲创立的大森制衣,成为一名跟单助理。

      一开始,几百种布料让丁丽亚头疼不已。而经过几年奋斗,已为常务副总经理的丁丽亚,让大森成为了晋江外贸加工领军企业。

      让康奈集团董事长郑秀康得意的是,女儿16岁就到制鞋车间实习,儿子更是曾远赴英国名校莱斯特攻读皮革设计。

      12年前,郑莱莉大学毕业后在深圳工作。郑秀康亲赴深圳,希望女儿回家族企业,于是,郑莱莉从生产线做起,到副组长、营销经理,后来又成为郑秀康的助理。

      从海外学习归来的郑莱毅,从主管产品研发,后来升任为集团总经理。

      其实,服装业人才缺口真的很大。

      新年伊始,“设计总监月薪2万元”、“高级女装定制设计师年薪25万元起”……设计人才成了人才市场的“香饽饽”。

      曾是绫致集团电子商务经理的张一星,今年二月刚刚上任“七格格”副总裁一职,但他每天仍会接到七八个猎头的电话。

      “要找到满意的复合型人才确实很难。”负责百丽电子商务的谢云立说,“让管理人既要懂电子商务,又要懂传统行业难上加难。”

      而在凡客,人事经理朴蕊是最忙碌的人之一。

      公司发展迅速,每天都要被来自业务部门、招聘渠道的各种人所围绕。

      每周,她都会拿出一天时间,思考公司一年后应调整成什么样的结构。“很多时候我们要站在一个高度上独自考虑,而不是对方提出招几个人你就招几个人。”

      相对于选人来说,更重要的是培养人。

      “温州最缺的是人才及合理的培养机制。”温州服装商会设计师联社首任社长庄爱涛说。

      他举例说,福建的很多公司,每周设计师与管理团队都会召开例会。设计总监把问题提出来,大家一起讨论,老板当场作总结,明确责任。

      然而在温州,他从没听说有人开过这样的例会。

      “温州老板有一个通病,就是不太相信职业经理人,凡事都喜欢亲力亲为。”温州市委政研室一份转型升级总结报告上这样表述。

      因此,温州企业缺少设计人才的成长空间。

      事实上,在温州,一个设计师的年薪最多也就40万。而在深圳、杭州、宁波、福建等地,总监级别年薪可达100万以上。

     

[1] [2] 
  • 相关阅读
    1. 纺织服装业,内需潜力如何释放?
      疫情,改变了人们原有的习惯
      阮积祥:疫情催生对工业缝纫机的需求 机会大于威胁
      全自动充绒机工作故障怎么办 教你如何自我排查 不影响工作时间
      富山的“一针一线”都成为数据
  • 赞 0赞 0
  • 踩 0踩 0
        • 确定

      共0条评论

      缝纫客APP
      更多信息请下载安装 缝纫客APP(安卓)查看
      手机扫一扫下方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