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缝纫机
信息资讯
缝纫客APP安卓
扫二维码加客服微信
导航:

产业对接浮出水面 服装业转移青睐河南

      家住平顶山市郊区、十五六岁就外出打工的杜克红,先后辗转于东莞、广州的鞋厂。随着年龄增大,她于2009年返乡,先是在黄河以北的一家鞋厂干,等到来自福建的宝龙鞋业股份有限公司落户淮阳,她旋即因业务纯熟而被聘为车间负责人。这里离家只有100多公里远,而工资,则比东莞时的每月三四千元更高。

        家住淮阳县城关的杨高才,也是随着温州瓯迪威服饰有限公司在淮阳建立了工厂,而返乡在这里做了主管。据杨高才介绍,厂子正月初九投产,目前招工300人,五六月份生产正常后招工人数将达到600人。至于普通工人的工资,每月能拿到1500元以上。虽比在温州低了点,但可以避免多数人家里以前的“留守老人”、“留守儿童”问题,所以大家还是希望就近务工。

        目前,淮阳县产业集聚区内汇聚的40家纺织服装企业中,来自我国东部地区的有18家,省外其他地区的12家。2010年,集聚区内纺织服装营业收入10.5亿元,增幅达156%;从业人员6860人,增幅达125%。

        在纺织服装、塑料制品、农副食品加工三大主导产业的强力推动下,淮阳县产业集聚区2010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6亿元,区内企业实现营业收入60.5亿元,同比增长98%,新增就业岗位6000多个,被评为“河南省十快产业集聚区”之一。

        地处黄淮平原腹地的淮阳没有矿产资源,至今仍是个国家级贫困县。沿海服装产业看中淮阳的究竟是什么?

        最大的优势还是劳动力资源。淮阳是个140万人口的大县,有近60万人的剩余劳动力,50万名外出务工者中,从事轻纺加工行业的就有30多万人。2009年9月,淮阳县委县政府基于承接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所具有的人力基础,决计推动纺织服装玩具产业发展。纺织服装行业是个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宝龙鞋业负责人说,人力成本最起码占其总经营成本的15%以上。而瓯迪威服饰的负责人分析认为,劳动力在生产成本中所占的比重要高达60%!

        现在,内地企业也面临招工难的问题。淮阳县产业集聚区管委会主任师建峰介绍说,集聚区去年引进的5家大型纺织服装、制鞋企业,用工需要上万人。入春以后,有关部门通过发手机短信、入户登记调查、举办大型招聘会等多种形式,为企业招工8000多人。

        其次,是越来越优化的环境。除了很多地方都拥有的政策、土地、税收等优惠外,淮阳人精心装扮的自然环境之美成为招商的妙招。31岁的瓯迪威副总杜伟是个地道的温州人,他指出:“去年夏天,我们在淮阳县荷花节大招商活动中来到这里,万亩城湖上那耀眼的荷花一下子就把我们吸引住了。”

        产业充分对接浮出水面

        招商如何才能收到实效?

        淮阳县号召的是“全民招商”。多次参加过招商活动的县工业和信息化局局长康宏总结说,招商行之有效的途径有三个,而且都和产业实现对接有关:

        一是通过原有产业基础招商。
    像产业集聚区内河南联塑,就是在原来小有名气的华林塑料基础上,被国内最大的管道企业广东联塑兼并重组的。
        二是依据当地熟练的劳动力资源和农副产品资源招商。县里敢把服装产业作为主导产业,就是在务工经济中培养和涌现出一大批产业工人。在浙江西塘镇一地,就拥有淮阳籍的服装从业人员8000人。而在温州瓯迪威一家企业,300名工人中一半来自淮阳及人口稠密的周边地区,仅淮阳一地就有50人,而瓯迪威的落户淮阳,更与其副总杜伟身为淮阳女婿、两口子原来均在温州瓯迪威供职直接相关。

        三是依靠协会招商。2009年下半年以来,省服装协会先后举办了赴温州、青岛、虎门等一系列招商活动,提供了越来越宽广、针对性越来越强的平台。行业协会懂行,且便于与各地商会联系,居中调停,招商渠道很舒畅。

     

[1] [2] 
  • 相关阅读
    1. 纺织服装业,内需潜力如何释放?
      马云“新制造”:先从3万亿元的服装业“开刀”
      疫情冲击全球纺织服装业:369家上市公司上半年营收暴减524…
      2020年中国服装业市场分析:行业经营效益持续下降 出口呈现…
      采购商远离中国 全球纺织服装业寻找新的方向
  • 赞 0赞 0
  • 踩 0踩 0
        • 确定

      共0条评论

      缝纫客APP
      更多信息请下载安装 缝纫客APP(安卓)查看
      手机扫一扫下方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