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缝纫机
信息资讯
缝纫客APP安卓
扫二维码加客服微信
导航:

模仿的生命力

         把握模仿的生命力是企业成功的关键,企业应该对合适的标杆进行深度、系统性模仿并深入体会,进而针对先行者的不足,开发更为完美的产品或商业模式。  
     
      德鲁克说过,企业的两大使命是创新和营销,这句话被企业界人士视为圭臬。但是,我们恰恰忘记了德鲁克对于创新的定义——创造消费者。创新并不是革命,对于大多数中国企业而言,一味地为创新而创新,成功的概率很小。企业并不需要成为所谓的创新英雄,企业需要的是在市场上获得最终的成功。 成功者首先是优秀的模仿者

      福特发明了汽车,但时至今日,福特并不是汽车业的老大,金融危机的时候,福特甚至挣扎在破产的边缘;施乐创造出了全球第一台复印机,但它早已被佳能等日本企业打败;IM的先行者是ICQ和MSN,但在中国市场这一行业的老大是它们的模仿者QQ;eBay是全球电子商务行业的第一,淘宝曾经是它的模仿者和追赶者,可现在,eBay在华的业绩根本无法与淘宝相提并论;同样,雅虎也被它的中国模仿者们彻底击败。

      即便以国家战略而言,日本、韩国的起步也是模仿欧美,日韩之前又发明了多少东西呢?它们在经济上大步追赶欧美的时代,正是模仿最为疯狂的时候。中国的起步同样是模仿欧美日韩,并且做到了总成本领先。其实,这种策略是被证明了的最快取得成功的方式,现在大力提倡“中国创造”是值得商榷的,创造本身需要一个过程,模仿都没学会,又谈何创造。模仿就是一种系统性的学习,每个人从小学习,难道不是在模仿吗?

      模仿并不是什么丢人的事情,恰恰相反,好的成功者首先一定是个优秀的模仿者。我们今日都在以乔布斯为楷模,实际上,他的产品走的都是模仿路线,抄别人的创意,在创业之初,他甚至是个剽窃者。乔布斯的杰出之处,恰恰在于能在模仿中创新。

      在中国,凡客也并不是第一个通过网络销售服装的公司,第一个这样做的是PPG。PPG的商业模式曾经获得过不少与创新或是最佳商业模式有关的奖项,但它最终没有成功,败在没有节制的广告费用上。在起步之初,凡客的产品和PPG极像,甚至广告风格也很接近。不同的是,在深度模仿的基础上,凡客更加优化了供应链,在广告投放上也没有像PPG那样大量使用平面媒体,而是使用了CPS。今天,PPG已烟消云散,凡客却是如日中天。

      凡客走的正是商业成功者通常所走的路子:首先找到一个合适的标杆,然后进行深度模仿,接下来就要发现这位“先烈”的不足之处,加以改造,最后诞生出更为卓越的产品和商业模式。 在快速消费品领域,娃哈哈是当之无愧的第一,但它从不争当“先烈”。娃哈哈在矿泉水、茶饮料、八宝粥等领域做到了行业翘楚,但它不是第一个做这些产品的公司。模仿策略已经被娃哈哈视为制胜法宝:首先,它不需要去试探所谓创新的产品能不能创造出新的消费者;其次,它能在先行者的基础上,根据市场需求对产品进行有效的改进;再次,它能发挥自己所长,对先行者的软肋进行攻击。

      模仿和抄袭不同,抄袭只是邯郸学步般地跟进,但模仿是一种深度学习。从这个意义上讲,模仿可以被看做是创新的一个必经阶段,说得更干脆一点就是,大多数的创新是在模仿的基础之上进行的,没有模仿就不会有创新。而创新的本质,大多不是基于新技术,而是为了更贴近消费者,更为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深度模仿者的特质 商业史上大多数的成功者是深度模仿者,即系统性的模仿者,这和单纯的抄袭是不同的。一些不成功的中国服装企业,大多仅仅从款式、外观上模仿欧美领先品牌,这就是简单的抄袭。并且,这些公司只是盯着市面上的流行产品,什么好卖模仿什么,没有固定的学习标杆,风格上也因为什么都抄而显得很混乱。这些做法,都使得模仿只能停留于表面,并没有深入到这些领先品牌的核心——它们的供应链运营、品牌管理和设计理念。

[1] [2] 
  • 相关阅读
    1. 纺织服装业,内需潜力如何释放?
      疫情,改变了人们原有的习惯
      阮积祥:疫情催生对工业缝纫机的需求 机会大于威胁
      全自动充绒机工作故障怎么办 教你如何自我排查 不影响工作时间
      富山的“一针一线”都成为数据
  • 赞 0赞 0
  • 踩 0踩 0
        • 确定

      共0条评论

      缝纫客APP
      更多信息请下载安装 缝纫客APP(安卓)查看
      手机扫一扫下方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