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增长冲击中国产业 国外服企分转南亚
最近几个月,较高的劳动力成本、材料成本及经济成熟度已连续影响中国的服装和纺织品生产行业,从而导致大量的工厂倒闭、需要成本控制措施、消费者也必将面临一个更高的消费价格。
据报道,在过去六个月中,整个珠江三角洲和东部沿海制造区工厂削减生产和倒闭,主要是由于棉花价格飙升和需要通过增加工资和福利来吸引工人。工厂老板现在说,他们希望有流线型、更有效率和更高端的生产链,但过渡时期是困难的。
总之,世界上最大的服装生产国和出口国会面临许多大变化。
“压力来自两个方面,”广东东莞伊川羊毛针织有限公司总经理张云清说,“一个是原材料涨价,另一个是劳动力问题。我们的生产成本已比去年高了10%。”
广东佛山安东尼针织有限公司的培训经理郑肇波说,去年剩余材料的供应帮助公司今年前期还能运营,但从长远来看,消费价格将会上升。
“现在没有太多余地给我们做出别的选择,”郑说,“我们必须支付更高的价格,因为最近很多农民工根本就不想离开他们的家乡。”
中国长期以来依靠强大的农民工力量推动制造业发展。据估计国内有2亿人口的农民工,以相对廉价稳定的劳动力,在更富裕的城市及地区的工厂、建筑工地担任着建设和生产的工作。但是现在,部分由于政府大量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像火车和公路建设,使繁荣慢慢延伸到农村,成百上万的农民工在家附近就能找到适合的工作。
起初,工厂经理们希望这种趋势会过去,他们可以把工人带回珠江三角洲及其他枢纽地区。现在,他们开始权衡他们的选择并考虑如何继续发展下去。
中国建银投资的纺织行业分析师孔军表示过渡期将是痛苦的。这个行业依靠微薄的利润吸引了一些小公司投身进来,其中许多小公司将无法存活。
“公司现在能做的就是通过研究和发展,增加产品的附加值,提高质量水平。”孔说,“然而,这对他们来说非常困难。有的公司连做这些努力都有困难。市场形势也相当混乱,为了竞争,他们将不得不降低价格,而利润就变得更小。”
在每一个车间都能感受到这样的冲击。深圳太阳春服装有限公司从去年生产下降了三分之一,营销部门的员工黄亮说。今年价格上涨了20%-30%,远高于中国的已经较高的消费通胀率。
“我希望原材料价格不要再上涨,”黄说。“如果再涨的话,我们将会面临严重的问题。目前我们还可以应付现在的情况。”
孔说,对有多少工厂能够在激烈竞争中生存下来,目前没有较好的评估。现在,许多规模较小的生产工厂进入休眠期,通过寻找新的工人并有较高收入的宣传方式以弥补的缺口。同时,中国政府已开始鼓励兼并和收购产业,加上税收优惠,以吸引制造商向西部欠发达地区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