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反倾销时代 国内鞋企谋求重返欧盟市场
从3月31日起,欧盟正式停止对越南和中国生产的皮鞋征收16.5%的反倾销税。这意味着长达近五年的欧盟对华皮鞋反倾销于3月底“寿终正寝”。
一项数据显示,从2006年到2010年底,因为欧盟的反倾销关税实施,中国出口欧洲的皮鞋销售额下滑20%,直接导致20000人失业,而且,中国鞋企还失掉了很多欧洲市场的份额,部分订单已经向东南亚转移。反倾销税的取消,无疑是一个福音,值得欢呼和庆祝。然而,在这个抗争的背后,中国企业收获的不仅仅是一场反倾销抗争的胜利,更多的应该是产业的重新定位与再上路。
东莞:鞋企开始关注欧盟订单
反倾销税取消,皮鞋出口欧盟的成本大幅降低,一些企业也开始打起了欧盟订单的算盘。东莞美丽华鞋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李连庆介绍,虽然目前东莞鞋的出口地主要是美国,但这两天,跟同行聊天时,大家已经开始议论以后要多接一些国外订单了。
但不少企业表示暂无计划。“这个要看机会。”对于是否会加大对欧盟的出口,东莞银升鞋业董事长祈耀昌说,公司一直以来出口欧盟市场都比较少,不会因为反倾销税取消而刻意改变出口策略。绿洲鞋业的产品目前也主要出口美国市场,公司总务经理蒋建忠说,“目前还没有(加大对欧盟出口)这样的打算。”他解释说,公司的客户主要在美国,相对固定,一时不会怎么变化,而接触新客户,则需要时间去了解习性和磨合。
李连庆认为,欧盟取消反倾销税,给企业在出口市场上多了选择空间,但出口量不会很快增长,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成都:鞋企开启转型升级大幕
四川省鞋业进出口商会负责人表示,取消高达16.5%的反倾销税,将进一步刺激川鞋出口。据海关统计,2010年川鞋对欧盟出口总额占该行业22.6%,达到1.68亿元;同比增长62.6%,为所有出口市场增长之最。
业内将增长视为产业加快转移的结果。四川西部鞋都产业运营有限公司董事长彭军表示,沿海制鞋企业劳动力缺口高达50%,从而掀起沿海订单转移高潮。国际知名品牌ZARA,就有意将4000万双的年度订单交给成都鞋企,比利时葛天娜集团在成都设立了办事处,年度订单也将达3000万双左右。
沿海转移过来的订单大多来自欧美,这也将带来贸易和生产方式的转移。“川鞋升级换代大幕将在今年开启。”彭军预计,今年成都将有60多家企业接到欧盟订单,流水生产线也将翻番。
从去年开始,成都鞋业生产基地加快向周边转移,留在成都武侯区的总部基地专供研发和营销。未来的沐川依佰兰鞋业工业园区,将集纳数十家从沿海及成都转移过去的生产及配套企业。在成都武侯区,可容纳150家企业、总投资3亿元的川鞋总部基地四川外销鞋城·出口展示中心正加快修建,预计明年西博会期间将正式投用。该中心将集订单承接、技术研发、集约营销、信息传播、金融服务平台为一体,成为川鞋集约化营销平台。
温州:输欧皮鞋订单开始回暖
“最近外商来得特别多,我们外贸部员工都忙得连轴转。”拨通康奈集团相关负责人的电话时,话筒那头传出各种忙碌的声音,虽然暂时还没法具体统计订单的增量,但这种变化,让他很高兴。
“扳掉反倾销税,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欧盟采购商的成本压力,提升中国鞋在欧盟市场的竞争力,这是一个双赢的举措。”同样是皮鞋出口大户的巨一集团,近日也隐隐感觉到订单回流的迹象。该集团90%的出口集中在欧盟和北美,由于中国的制鞋成本比东南亚高,加上要支付16.5%的反倾销税,因此原有的客户有些因为集团给予了适当补贴继续维持,有些客户则因不能接受采购成本大幅增加,这几年来将部分订单转移到印尼等东南亚国家。“现在,欧盟采购商有了这部分腾出来的利润空间,还是愿意重新向中国鞋企下单的。”
自欧盟2006年征收反倾销税以来,奥康出口欧盟的增长速度受到很大影响,2006年以前平均每年都是成倍增长,而征税后几乎很难开发新客户。但从去年底开始,欧洲客户预期到反倾销税将取消,逐渐变得活跃起来。奥康在欧盟的最大客户GEOX公司近段订单比去年同期增加了六七成,而一些在前两年几乎没下单的欧盟客户,最近也开始陆续向奥康下单。
“从去年开始,输欧皮鞋订单开始呈现回暖复苏迹象,比2009年有了相当幅度的增长。”温州鞋革行业协会秘书长谢榕芳表示。
石狮:鞋企加紧抢占欧盟市场份额
石狮富贵鸟集团副总经理朱达明表示,早就听说欧盟会取消对华皮鞋措施,此次最终得以实现,富贵鸟也将加大对欧盟皮鞋市场调研,加紧抢占先前失去的市场份额。
据了解,富贵鸟集团的生产订单大多是去年下半年就签订的,目前要增加订单有点困难,需要今年下半年开始开发欧盟市场订单。该公司吴先生说,此次取消反倾销措施等于给企业松了一道绑,各方重新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企业将主动加强与欧盟客户联系沟通,紧密谋划好下半年输欧贸易计划,加强科研攻关和节能降耗,力争在新一轮国际竞争中站稳脚跟。
-
-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