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缝纫机
信息资讯
缝纫客APP安卓
扫二维码加客服微信
导航:

2011:服装市场的增长空间与内在变化

      面对2011,中国服装市场虽有增长空间,却又很难判断其变化。

      在既有的传统销售格局下,新媒体营销渠道的出现、新兴消费观念和习惯的建立与当下服装品牌所掌控资源的角力,让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市场。

      中国服装品牌力量的构建应来自于企业家的全新品牌观以及对全新市场模式的判断、把握和超越。

      文化传递品牌力量

      服装不仅仅是一个买卖,它更是一种艺术,一种态度,一种生活方式。

      在今年的服装论坛平行会议上,“文化”成为一个主题议程,中国服装人开始思考:我们的转型,我们的推进是靠什么?
      
      在论坛上,思考后得到的结论是:要靠我们新的思维,我们的美学思想,我们的文化,我们的设计。这种思考的过程,说明了中国服装品牌发展到了一个注重文化、注重内涵的阶段。
      
      服装不仅仅是一个买卖,它更是一种艺术,一种态度,一种生活方式,它引领着整个社会审美的发展方向。正因为服装的这种特性,所以服装是与艺术文化很接近的商品。
      
      在谈到文化艺术对于服装品牌所起到的启迪作用时,依文企业集团董事长夏华深有感触地说:“艺术家们给我们带来最有价值的东西就是,设计是为了照顾生命激情,设计哲学和品牌逻辑本身的诉求不在于服装本身。”
      
      如果要找出中国服装产业和国际先进品牌的差距,那么发现文化底蕴是非常重要的一方面。国际品牌在文化艺术与服装产品之间融合的是那么毫无痕迹,这正是缘于他们本身对文化艺术的重视。路易威登、香奈儿等著名品牌都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与寻找艺术家的合作,因为他们清楚地认识到,假如这些品牌没有文化、没有艺术,就不可能存在长久,正是因为他们的艺术含量,才得以流传并被消费者追捧。与文化和艺术保持亲密关系,这也是这些品牌内涵丰富的重要原因,而这正是中国品牌需要学习的。
      中国的服装品牌应该看到,将来的商业和艺术,应该是无界的,艺术家创意的才华跟商业结合起来,将会给品牌带来巨大的能量和财富。
      
      中国服装品牌经营者们对于文化、艺术和服装的关系也越来越重视。上海世一有限公司总经理陈翔认为:“服装是设计的呈现,是商业和艺术之间的东西。做任何一个品牌,都应该是从品牌的创作者或者设计者出发,将特定的审美观或者品位做到极致,这样才能做一个好品牌。”
      
      中国品牌走向世界,要在中国文化艺术中寻找突破口。

      中国服装品牌走到今天已经到了思考如何走向国际的道路,而通向这条道路的必经之路就是文化。这是无数国际品牌进入中国市场后向我们传达的声音:文化是塑造国际品牌的必然要素。而服装作为实用艺术的一支也与艺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很多服装品牌在进入品牌缔造阶段后都将艺术和文化的积淀作为品牌的必修课,服装企业在内部设立艺术馆已成为成功品牌的常态。
      
      艺术到底给服装企业家们什么样的启示?艺之卉时尚集团董事长周胜说:“其实艺术家给了我们一个思考方向:就是你决定了你的风格,而你如何去表达你的风格?实际上,很多人是用一生的时间在坚持。你能不能把你所相信的一个品牌理念,用一生的时间去做,不断地去实现,艺术家们的执着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范例。”周胜还谈到,坚持是需要水平的,要不断重复,不断去理解,不断去推进,不断去坚持。坚持自己的理想,坚持怎么样去形成一个美学理想,品牌的理想。这样才能让中国的服装品牌有自己的声音。
      
      国际品牌进入中国,更多的让我们看到了他们的品牌是有历史积淀的,但这种积淀背后起到最关键作用的其实是文化,这种文化更多的是潜移默化融入到品牌的每个细节中。
      
      中国品牌走向世界,要在中国文化艺术中寻找突破口。而服装论坛对文化主题的探讨与研究无疑是一种有益的尝试。相信未来我们的优秀品牌应该做得到:我们并非仅仅是建立在市场基础上的尊重中国消费者,而是品牌在整体形态上是中国的,不强调在具体物质上体现中国元素,但整个品牌散发出的是浓浓的中国品味,那时我们将成为世界视野下的中国品牌。到了那时,世界上一定会有中国品牌的声音,中国自己的国际品牌也将诞生。

      创新推动品牌提升

      21世纪要么电子商务,要么无商可务。

      服装行业从设计到营销无一例外都需要创新来推动。当进入到21世纪,服装产业最大的创新就是电子商务的介入。比尔•盖茨曾说过:“21世纪要么电子商务,要么无商可务。”这话或许有些极端,但电子商务的发展让我们看到了这个创新模式给服装产业带来的巨变。中国服装论坛平行论坛“新消费主义下的新媒体营销”正是抓住了这个创新的实质。
      
      从2007年到2010年,网购市场发展呈爆炸式增长,而且预计未来市场发展会更加迅速。中国整个网购市场的交易额已突破了5000亿,其中服装有490.7亿。在2010年,全国电子商务网站数量继续增长,12月的行业网站数达到1.86万家,与年初相比增长了16.13%,尽管与2008年66.63%和2009年28.62%的全年增长率相比有一定下降,但在国内互联网整体网站数近年来缓慢下降的背景下,依然显示出电子商务行业的勃勃生机。
      
      但传统服装行业进入电子商务还处于初始阶段,面对如此巨大也是如此陌生的市场,借鉴别人的经验对于传统品牌尤为重要。中国服装论坛的专家团成员凡客V+商城总裁钟恺欣提醒传统服装行业的人们:“当你想进入网络市场的时候,一定要记住自己最初想做什么,你原来是想干什么的,坚持这条路干下去就好,而不要在做的过程中忘记了最初要干什么。当你想进入网络市市场的时候,还要想清楚你的优势是什么。对于传统服装品牌而言,首先的优势当然是品牌。”她在跟很多传统品牌的朋友沟通和交流时,经常会跟他们讲,传统服装品牌特别了不起。因为传统的服装行业有数不清的品牌,要从这些数不清的品牌当中脱颖而出,竞争该是怎样的残酷。当这些品牌进入互联网市场的时候,不要忽视原来苦苦经营的品牌。
      
      对于互联网,传统服装行业是陌生的,因此传统服装品牌的“触网”之路大都并不顺利。钟恺欣说:“我们看到很多传统品牌电子商务的负责人,他们在进入这个市场的时候,明明这个公司有非常好的产品规划和供应链能力,但是电子商务部是独立的,不可以去动公司任何产品规划的人员,只能是要么拿线下店铺剩下的库存货到互联网上去做,要么去参加订货会,订的货跟传统店铺上的货是一样的。其实这个时候,他们完全忽视了自己本身产品的强大DNA,而把自己生生投入到互联网的怪圈当中去,跟我们这些纯粹去做互联网的人去竞争自己不擅长的网络营销、库房、配送等等。”这是一个成功的电子商务品牌眼中的传统品牌“触网”现状,这让我们意识到或许传统服装品牌进入电子商务需要解决的第一件事情正是“意识”问题。
      
      互联网不是模式,而是一个市场。

      凡客的CEO陈年曾经说:“互联网不是模式,而是一个市场。随着老一辈人逐渐退出消费主力市场,随着互联网成长起来的新一代越来越离不开互联网,这个市场会越来越大。在互联网这个市场中生存发展是有这个市场的规则的,是完全不同于传统服装市场的‘游戏规则’。传统服装业要进入互联网必须遵循这个市场的规律,真正做到转变思想,才有可能成功。”

      在服装论坛上,对新消费主义下的新媒体营销的探讨及时地警醒我们关注这个给服装行业带来巨变创新的新事物,让我们发现电子商务不一定可以有效节省成本,最优秀的网络营销提供商也不一定可以给企业提供最高性价比的回报。因为这需要考虑到很多因素,所以电子商务之路成功的第一步,要有自己的理念和意识,不要人云亦云,要知己知彼。所谓“知己”,就是了解自己企业客观实际情况,产品针对人群、规模、发展战略、预算等,然精确分析各种网络媒体资源的定位、用户行为和投入成本。所谓“知彼”,就是要了解行业竞争对手的相关信息、策略,学习一切可以借鉴的东西。

      品牌管理力

      现代管理不是简单的生产管理,也不是产品管理,而应该是逐渐走向品牌体系建设的一个系统化管理。

      品牌管理,可以理解为过去最为传统的向管理要效益;但是,现代管理又不是简单的生产管理,也不是产品管理,而应该是逐渐走向品牌体系建设的一个系统化管理,是一个符合服装行业所特有的,将艺术、技术和经济融为一体的管理。

      2010年,如意集团成功控股有着百年历史的日本成衣巨头瑞纳集团。近一年后,如意集团董事长邱亚夫再次谈起这次合作时表示,日本企业的精细化管理是令他最为感触也是最值得学习的一个优点。

缝纫客APP
更多信息请下载安装 缝纫客APP(安卓)查看
手机扫一扫下方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