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了订单亏本做——海宁皮革业:保运营留工人 等待内贸速回暖
“除去原材料,一件外贸皮衣的利润只有40-50块钱,但今年劳动力成本大幅度上涨,一个普通车工的年工资要6-7万元,摊到每件皮衣上要100元以上,现在很多企业都在亏本支撑,期待下半年内贸市场的回暖。”海宁一位皮革企业的负责人说。
近日在浙江皮革产业重镇海宁采访时了解到,在面临劳动力成本增加、外贸市场低靡的压力下,很多企业正在主动谋求转型,期待拉出一根美丽的微笑曲线。
劳动力成本侵扰企业
海宁,位于浙北平原的中心,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发展皮革产业,从一个没有任何原材料的地方,发展到今天拥有超过40万平方米的中国皮革城、2000多家皮革企业、7.3万人从业大军的全国最重要的皮革生产基地和贸易集散中心。皮革产业,已经成为海宁的三大支柱产业之一。
每年的三四月份,一般都是皮革生产的淡季。今年也不例外,记者在海宁市区北面的皮革园区内采访时看到,聚集了数十家的皮革生产企业的皮革园区内,企业的开工率明显不是很高。
在位于皮都路上的浙江雪豹服饰有限公司,企业上半年的订单还算满意,总经理朱伟祥表示,从今年春节后开始,海宁的皮革企业就面临了“用工荒”的困扰。
“几乎每年这个时候,海宁的皮革企业都会有这样的烦恼,但今年的局面比往年更甚。”朱伟祥说,皮革企业的很多工人都属于技术工种,没有一两年的经验很难胜任,随着以往大批熟练工的返乡,新招的工人技术能力不过关,因此企业的员工缺口都非常大,产能也跟不上。
海宁的许多皮革企业甚至给许多的熟练工开出了6-7万元的薪酬,已经不亚于普通的都市白领。
海宁美成百胜皮具服饰有限公司总经理沈新华介绍,由于竞争激烈,现在很多外贸皮革的价格很低,利润空间更是有限,以现阶段的行情来看,刨去原材料的成本,一件外贸皮衣的利润只有40-50块钱,一个普通工人一年加工的衣服也只有600-700件,这样简单的一算,每件的用工成本就要100元。
“别看现在很多企业都在接订单,很多都有可能在亏本做,目的就是维持工厂运营,留住工人,等待下半年内贸市场的回暖。”沈新华说。
“代工团”吞噬利润
就在很多皮革企业为高企的用工成本和低廉的利润头疼时,一件更让很多企业头疼的事情也随之而来。
去年下半年,在海宁皮革企业生产旺季的时候,由于订单太多来不及做,下面分包的工厂也十分紧张时,一个被当地人称为“代工团”群体出现了。
“代工团”里面都是一些皮革企业的熟练工人,他们不属于任何一家企业,而在订单任务重,用工紧缺时,却可以到企业帮忙。他们完成企业一张几百件的订单之后,就会寻找下一家企业。而其中的关键是,他们的工资会比企业原先的员工高出一倍。
-
-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