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率四价”对当前外贸走势的影响
今年以来,世界经济持续恢复增长,国内经济形势良好,我国外贸延续上年良好的发展势头,进出口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刚刚落幕的第109届广交会也反映出国际市场需求进一步回暖,采购商到会和出口成交较往届都有所增长。与此同时,也显示出了当前外贸环境仍然比较复杂,不稳定、不确定性因素仍然较多的特征,特别是人民币汇率、存贷款利率、出口退税率以及原油价格、原材料价格、劳动力价格、出口产品卖价(即“三率四价”)等问题已成为今年外贸最关注的问题。
一、109届广交会基本情况及特点
第109届广交会是“十二五”开局之后迎来的首届广交会。本届大会展览总面积达到116万平方米,共有24415家境内外企业参展,规模创下历史新高。我省组织了257家企业参展,共有展位646个。本届广交会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采购商到会和出口成交双增长。截至5月4日,本届广交会到会采购商207103人,来自209个国家和地区,比第108届增长3.93%,比第107届增长1.52%。其中大洋洲到会采购商比上届增长11.96%,美洲增长9.76%,亚洲增长8.75%,非洲减少2.46%,欧洲减少11.74%。本届出口成交368.6亿美元,比上届增长5.8%,比上上届增长7.5%。我省共出口成交7.4亿美元,比上届增长20.5%,比上上届增长32.1%,企业普遍反映接待客商人数比上届有所增加。我省主要成交商品有:日用陶瓷成交19758万美元,占26.7%,五金工具成交8430万美元,占11.4%,纺织服装成交7940万美元,占10.7%,机械设备成交5058万美元,占6.8%,鞋类成交3260万美元,占4.4%。
(二)参展主体和商品结构进一步优化。近年来,随着我省培育外贸经营主体、夯实产业基础、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等结构调整工作的不断推进,我省广交会上民营和生产型企业数量逐步增加,成交比重不断增大。本届广交会我省民营企业共成交53282万美元,占72%,比上届提升了4个百分点;生产型企业共成交47360万美元,占64%,比上届提升了7.4个百分点。此外,我省参展产品的层次逐步提高,有超过一半的企业推出了新产品。其中,迅达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推出了专门针对农村市场的集做饭、烧水、取暖功能为一体的节能型新产品,中科恒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推出了风能新产品,长沙远大空调有限公司推出了一系列自主开发的家电新产品,均深受客商的欢迎。我省品牌产品的竞争力也有较大提高,品牌区产品共成交27824万美元,占37.6%,比上届提高了7.6个百分点。
(三)中短期订单较多,长期订单较少。据大会统计,虽然本届采购商下单较踊跃,但订单中六个月以内的中短期订单占到90%左右,长期订单仅占10%。我省企业反映,由于担心产品成本持续上升、人民币大幅升值等因素,出口企业不敢接长单。从采购商方面来看,由于目前世界经济还没有完全恢复,市场需求比较脆弱,采购商对后市仍存疑虑,下单也比较谨慎。
(四)日本、中东地区客商明显减少。本届广交会上,由于日本受地震的影响,到会客商比上届下降了9.96%;中东地区受动荡局势的影响,到会客商比上届下降了1.53%。而东盟、金砖国家(巴西、俄罗斯、印度、南非)到会客商增加较多,均增长了21.4%。
(五)“三率四价”成为企业的最大困扰。今年以来,人民币汇率继续走高,存贷款利率不断提高,出口退税率下调预期强烈,原油、原材料、劳动力价格大幅上涨,出口产品提价困难等“三率四价”问题已成为外贸企业面临的最大问题。大部分参展企业面临产品成本上升而提价困难的困扰,有单不敢接,客户资源流失,企业经营压力明显增加。
二、“三率四价”对当前外贸的影响
虽然“三率四价”不是才出现的新问题,但是今年以来,“三率四价”对外贸的影响更加突出,甚至在众多外贸人士眼中,“三率四价”已成为决定今年外贸走势的最关键因素。
(一)人民币汇率在动荡中走高。2010年全年,人民币对美元升值幅度为3.1%。进入2011年,虽然我国一直努力稳定人民币汇率,放缓人民币升值步伐,但是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仍然从年初的663.49上升到4月29日的649.9,首次突破了6.5元关口,升幅超过达到2%。本届广交会纺织、鞋帽等劳动密集型参展企业纷纷表示,人民币升值一个点,企业的利润就要下降一个点,人民币升值使企业的压力不断增大,接单不赚钱的企业也越来越多。虽然人民币步入长期升值通道已经成为共识,但是对于习惯了以低价进行竞争的中国企业,还需要较长的适应过程。只有通过客户、工厂和贸易商共同承担汇率变动的风险,尽量把损失降到最低。
(二)企业融资困难、成本增加。为抑制通货膨胀,今年以来,我国货币政策由适度宽松转向稳健,央行先后2次上调存贷款基准利率,4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使得企业融资成本增加,融资门槛逐步提高。本届广交会参展企业表示,目前企业的贷款利息压力较大,而且物价指数居高不下,进一步提高利率的可能性很大,企业在长期贷款时较为慎重。此外,由于银行缩减了放贷规模,没有足量抵押物的中小外贸企业从银行贷款变得越来越难,部分企业资金周转困难。
(三)部分产品出口退税率下调预期存在。出口退税率是弹性税率,随着外贸结构调整的步伐加快,调低部分产品退税率的呼声渐起。虽然今年以来,出口退税政策保持了基本稳定,对稳定企业预期产生了积极的作用。但是,今年将继续运用有关出口退税的政策和措施,进一步支持调整优化出口产品结构,继续促进机电产品、具有优势特色的产品出口,并严格控制高耗能、高污染等产品出口。目前,资源性产品和劳动密集型产品退税率下调的可能性较大,这类企业面临的压力将更大。据服装企业反映,如果服装出口退税从现在的16%下调至11%,大部分服装企业将变为“负利润”。
(四)原材料、原油价格大幅上涨推升企业成本。去年下半年以来,原油、棉花、有色金属等国际市场大宗商品价格和国内大部分原材料价格上涨明显,使我国产品生产成本大幅上升。原材料价格一般占产品成本的60%左右,据广交会参展企业反映,自去年下半年以来,原材料价格上涨推动产品成本上升在30%以上,尤其是以有色金属、棉花、农副产品等为原材料的产品成本上涨幅度最大,达到了50%左右。而原油价格上涨不仅导致生产用油、气成本的增加,物流成本也相应提高,而且导致油漆、橡胶等来自原油的原材料涨价厉害,推高了企业成本。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今后一段时间全球和我国经济仍会存在较高的通胀,原材料和原油价格还有进一步上涨的动力,我国产品的生产成本将进一步上升,竞争力将受到更大的影响。
(五)企业招工困难,员工不稳定,用工成本攀升。今年,企业招工难的问题非常突出,很多农村劳动力宁愿留在家里,也不愿意到工厂上班。即使进了厂,也不稳定,说不干就不干,喊走就走。企业为了招到工人不得不竞相提高工资,改善工作环境,使得劳动用工成本不断攀升,用工成本在生产总成本中的占比将近30%左右。本届广交会参展企业反映,目前的工人工资水平跟去年上半年比已经上涨了将近一倍,但是仍然有部分企业难招到合适的工人。招工困难,用工不稳定,用工成本高也是企业不敢接长单、大单的重要原因。
(六)企业提高出口卖价困难。目前,世界经济尚未全面复苏,我国周边国家生产成本又比较低,产品价格作为最敏感的因素,企业对此处理非常谨慎。本届广交会参展企业反映,虽然产品整体成本上涨了30%-50%(其中原材料和原油价格上涨、人民币升值、劳动力成本上升对整体成本上涨的贡献比例大约为2:2:1),但是报价仅提高了15%-20%左右,其余全部要靠企业内部消化。另外,由于人民币汇率、原材料价格、原油价格的剧烈变动,让出口企业很难报价。报高客户不答应,还怕客户流失,报低又亏本,企业处于两难境地,对出口接单造成了很大影响。
-
-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