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缝纫机的最高境界是“不研究缝纫机”
能为客户带来什么样的增值,是标准产品研发的出发点
“研究缝纫机的最高境界是不研究缝纫机。”标准股份董事长李广晖说,“研发人员应研究服装工艺,从中发现需求并持续改进。”
其实,对于技术创新,标准股份正是向着这个方向发展。
研发新理念
GK335绷缝机就是研发理念转变过程中催生出的代表产品。
经过市场研究,技术人员了解到,传统绷缝机三根面线只能整体同时调整,而客户用着不同的缝线,需要单独调整;在缝纫过程中因为布料的需要,绷缝机不仅要能缝薄料,更要能缝厚料;服装工艺纷繁复杂,不时出现的十字筋成为传统绷缝机难以逾越的障碍;缝纫过程中,针距要有宽阔的调整范围;不仅满足普通缝纫,更要在一台机器上完成滚领、折摆等缝纫动作……
经过细致的客户研究,带着这些问题,设计二部的技术人员没日没夜地投入到技术研发之中。
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GK335新型绷缝机以崭新的面目出现的客户面前,8层层缝、12层层缝、过“十字筋”缝在缝速达到4800转/分不跳针、不断线,尤其是过“十字筋”时游刃有余,顺畅地实现普通缝、折摆、滚领等各个动作,真正实现了一机多用。
“在行业进入深度调整时期,‘标准’能够集中人力物力对公司发展战略进行梳理,敢于创新,敢于尝试,表明了公司有长远的发展眼光,对行业提振信心有很大的鼓舞作用。”中国缝制机械协会常务副理事长何烨对标准表示赞许。
而早在2009年夏,在标准召开的“战略-品牌-营销”管理咨询项目论证会上,李广晖表示:“未来发展必须要从技术创新、品牌差异化、快速反应三个方面构建公司核心竞争力。”
实际上,近两年来,标准技术中心所有员工一直在努力转变研发理念,致力于通过大量客户研究丰富产品性能。
而当销售部门将绷缝机需求信息反馈回技术中心之后,技术人员就立即组织人员去做市场研究,将问题汇总,然后再集中攻坚,最后实现产品创新。
构建新平台
显然,这需要新平台支撑。
2009年10月,西安标准欧洲有限公司正式运营,是标准实施国际化战略具有标志性意义的一件大事。
该公司是标准在海外设立的第一个全资子公司,位于拥有百年缝纫机工业历史的德国凯泽斯劳滕。
而凯泽斯劳滕则是面向欧洲、非洲市场的高端技术研发中心、差异化产品制造中心、营销中心和客户服务中心。
显然,在这里,标准吸纳了业内一批一流人才,使中西方管理理念与技术路线完美融合。
由此,依靠高效管理与强大的研发能力,GC6280等基于全新理念、具有多项自主产权的新一代直驱电脑平缝机完成试制。
同时,标准也加强了与国内人才的合作。
-
-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