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的排期和重复投放
广告做了出去,企业当然不希望自己的钱去打水漂,然而有很多企业都不明白自己的广告费浪费在哪里。如何科学地制定一个投放策略,是很重要的一个问题。笔者仅从广告排期和广告重复这两个角度来分析广告的投放。
媒介排期方法
选择好适当的媒介之后,媒介策划人员就要决定每个媒介购买多少时间或单元,然后安排在消费者最有可能购买的时期发布广告。这里主要有三种方法:
持续式排期:广告在整个活动期间持续发布,没有什么变动。这是建立持续性的最佳途径。这种方法的优点在于广告持续地出现在消费者面前,不断地累积广告效果,可以防止广告记忆下滑,持续刺激消费动机,行程涵盖整个购买周期。其缺点为在预算不足的情况下,采取持续性露出,可能造成冲击力不足,而竞争品牌容易挟较大露出量切入攻击。采用这种方式的产品主要有汽车、电视、房地产以及一些日常用品等,因为这些产品我们一年四季都可能用,没有什么时间性。
起伏式排期:有广告期和无广告期交替出现。这种间歇性排期比较适合于一年中需求波动较大的产品和服务。这种排期的优点在于可以依竞争需要,调整最有利的露出时机,可以集中火力以获得较大的有效到达率,机动且具有弹性。其不足在于广告空档过长,可能使广告记忆跌入谷底,增加再认知难度,有竞争品牌以前置方式切入广告空档的威胁。采用这种方式的产品和服务主要有税收服务、感冒药、衣服等,因为这些产品我们在某个时段根本不用,所以广告费用可在这个时段降低许多。
脉冲式排期:是持续性排期和起伏式排期的结合体。消费者的购买周期越长,越适合采用脉冲式排期。这种排期的好处在于持续累积广告效果,可以依品牌需要,加强在重点期间露出的强度。而缺点是必须耗费较大量的预算。采用这种排期时,广告主全年都维持较低的广告水平,但在销售高峰期采用一时性脉冲增强效果。采用这种方式的产品主要有软饮料、空调等产品,虽然一年四季都有消费,但夏季消费量猛增。
广告重复的效果
广告重复能提高并能加强品牌的知名度。事实上,绝大多数的知名品牌或企业所以知名,跟广告的频繁重复是分不开的。无论是国外的知名品牌,如宝洁、可口可乐、松下电器,还是国内的产品,如海尔电器、乐百氏奶、健力宝,消费者都反复在电视或其它媒体上看过或听过。有调查研究显示,产品名称重复播放三次或三次以上的广告,其再认成绩明显高于产品名称播放不到三次的广告。除了能提高知名度,广告重复还能促进对广告内容的理解和记忆,实现广告的说服目的。
广告重复次数与效果的关系方面比较有名的理论是由R.E.佩蒂和J.T.卡西奥波提出的二阶段认知反应模型。这个理论认为:在第一阶段,即广告暴露次数少时,重复暴露为受众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去考虑广告的内容及其含义,重复呈现克服了人们进行信息加工的时间限制,使得精细加工的可能性随重复次数的增加而提高。精细加工使受众充分地接受广告信息的说服,因此增进了说服效果;在第二阶段,适当重复促进了人们对广告论点的客观评价。但是,重复次数过多时,受众会尽量回避接受广告诉求,把认知活动转移到其他信息上,如看杂志时翻到下一页,看电视时调到别的频道。
如果受众不得不观看精彩电视节目中穿插的广告,他们可能会对广告进行精细加工,找出广告论点、论据的毛病,因而产生一些反对性的看法。另一方面,受众可能被唤起一种消极心境,容易对广告或广告陈述的观点产生消极的态度。
由上可见,广告适当的重复暴露有助于提高广告宣传效果,但过多的重复不仅浪费了广告费,还会产生负作用。那么,广告究竟重复暴露多少次为宜?这却并无定论,有的广告重复四次之后就出现了负效果,而有的重复了七次,消费者的接受曲线仍在上升。
广告重复的次数可参考以下几条:首先是内容抽象、复杂、信息量大的广告应加大重复量,反之减少;其次,消费者依赖程度高的产品应以企业形象为主,少重复,反之多重复;最后,重复的内容要不断翻新,不能让消费者每天对着同一张面孔。
-
-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