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企业家的“碰撞”还太少
对话 中国服装协会产业经济研究所常务副所长 陈国强
经过上世纪90年代有生产就有市场的黄金时期,本世纪初营销带来销售的繁荣时期,服装产业在经历金融风暴的洗礼之后,在经历奥运会、世博会等文化盛事的历练之后,已经进入全面构建品牌力量的时代。
与此同时,企业的领头人们也从勇往直前的年轻创业者成长为运筹帷幄的中年掌舵者。与时代相关的压力和与年龄相关的压力,交织在一起,成为企业家每天都要面对的繁杂事务。
另一方面,企业家资源与财务资源一样,是企业自身重要的资源和财富。企业家精神往往是企业的灵魂所在。如何正确纾解新的发展阶段服装业企业家所面临的多重压力?怎样更大限度地合理利用企业家资源?这不仅是企业家自己所要解决的问题,也是现代企业制度形成过程中,行业,乃至整个社会所要破解的课题。为此,本报特别专访了中国服装协会产业经济研究所常务副所长陈国强。
记者:在您看来,服装行业企业家的压力主要有哪些?
陈国强: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结构转型,作为企业,乃至整个社会经济的重要支柱力量,中国企业家所面临的压力确实在与日俱增,甚至出现了一些英年早逝的遗憾,这不仅表现在服装行业,应该说整个经济中的企业家阶层都面临着比较大的压力。当然,作为重要的基础民生产业和以民营企业为主的产业,服装行业的企业家对社会经济运行中产生的压力可能会更敏感一些。
首先,是从短缺经济时代进入国家竞争时代的产业环境变化所带来的压力。这其中既有经济结构重构的挑战,也有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博弈过程中所产生的压力。当供小于求的时代成为历史的时候,服装行业的企业家迫切需要调整企业的战略方向和组织结构,提高科技贡献率和品牌贡献率,提高中国声音在国际市场上的话语权。
其次,中国服装企业走到今天,应该说,取得了非常了不起的成就,产生了一批具有审美高度和市场价值的品牌。很多企业开始考虑百年企业的传承和发展问题。在面对百年企业这样的目标时,企业家不仅需要思考接班人的选择、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等一系列显而易见的现实问题,还需要考虑企业价值对于社会的影响力以及企业在承担社会责任方面所扮演的角色等更为复杂、系统的问题。因为要做百年企业就不是简单销售产品,甚至超出了输出品牌的范围,价值和社会影响力成为其重要的标识。
-
-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