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金链断裂 导致中小鞋企生存陷困境
位于温州龙湾的江南皮革有限公司大门紧锁,门牌上贴着清算通知。门口的保安告诉记者,厂里的设备已经基本搬空。
清明节后,温州江南皮革、波特曼、三旗集团这3家知名企业,因老板出逃或经营不善濒临破产的情况接连发生。除了江南皮革,另两家企业的歇业或倒闭,原因都指向资金断链。
一石激起千层浪。三家企业的倒闭,迅速引起各方的普遍担忧,有关资金链断裂导致温州中小企业生存困境,重现金融危机时期大规模倒闭的传言也不绝于耳。
这也引起了工信部的重视,要求开展涉及中小企业资金缺口、民间借贷实际利率、因资金链断裂而倒闭的中小企业户数等16项内容的融资情况调查。
据知情人士透露,近期,浙江省银监局和温州银监分局也组织专题调查组,赴温州展开调研。随即出具的一份报告认为,当前稳健的货币政策虽对企业融资产生了一定压力,但并没有出现企业集中倒闭的现象。
记者在温州的调查则显示,今年以来,随着宏观经济环境的逐步趋紧,企业的用工、流动资金和原材料等各种生产经营成本持续上升,电源性缺电的局面再次突显,工业品出口面临的不确定因素较多,温州中小企业生产经营的压力明显加大。
“虽然不能说比2008年金融风暴时还困难,但今年经营的要素压力,的确多了很多。”温州一家金属材料公司的老板姜桦说。
成本上涨让老板胆战心惊
“我们在和企业老板们交流时,他们对各方面成本的上涨,都说‘胆战心惊’。”温州工业园区管委会办公室副主任邹建强说。
温州工业园区总共有110多家企业,包括皮革、服装、机械、不锈钢等行业,其中,皮革行业共有20多家企业,占园区总产值50%左右。
从去年以来,皮革行业所涉及的原料皮供应紧张,常用的小牛皮价格涨了20%,国际石油价格波动,化工原料的价格也涨势凶猛。
提价的压力也在向下游制品企业传导。除了鞋面材料,鞋底所用的聚氨酯材料,从每吨2.1万元升至2.5万元,涨幅接近20%,胶水也已经涨了近一倍。温州华得利鞋业的一位负责人说,产品出口价格上涨程度,远远不及其成本的上涨幅度。
尽管到今年3月,欧盟对华的皮鞋产品反倾销措施到期,不少欧洲皮鞋订单回流温州,出口平均单价有一定的提高,但人民币对美元的升值,又使输欧鞋企的利润空间缩水。在人民币对美元升值的预期下,议价能力较弱的中小企业,长周期的订单来了也不敢接。
随着夏季的到来,缺电又成为企业生产的重要制约。姜桦说,从今年4月份开始,他的企业就已经开始限电,执行每周“开五停二”的供电措施。
就在前几天,国家电监会总监谭荣尧表示,6月份全国将进入用电高峰,预计高峰时段全国最大电力缺口将达3000万千瓦左右。包括我省在内的10个省级电网,将出现电力供需紧张局面。
-
-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