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缝纫机
信息资讯
缝纫客APP安卓
扫二维码加客服微信
导航:

区域化管理:温州鞋企加速转型

    检验检疫人员在出口鞋类企业现场查验

     

    检验检疫人员在出口鞋类企业进行指导

        温州制鞋业早起南宋,历经九百余年,风雨传承,发展至今。这个传统行业沉淀着厚重历史的漫长洗礼,也烙印着改革开放的刻苦磨练,有领跑中国鞋业的辉煌,亦有兵败滑铁卢的惊梦。如何让“温州制造”表率“中国制造”,如何助推温州支柱产业优化升级,如何帮促温州鞋企在整合与提升中加速前行,成了温州检验检疫局的心系要事。

        2008年10月,浙江检验检疫局与温州市政府签署合作备忘录,由此拉开了温州区域化管理的序幕。几年来,依托该平台,通过与地方政府、职能部门、行业协会及社会力量的精诚协作,温州检验检疫局陪伴出口鞋企走出国际金融危机的阴霾,抵御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的冲击,逆境而上。

        2010年,温州鞋类产品出口共计10.83万批、7.74亿双、货值39.88亿美元,与上年相比分别增长了36.24%、34.78%和42.96%。在用工荒、汇率战、贸易战以及通胀等各种困难和压力面前,温州出口鞋类企业交出了一份漂亮的成绩单。

        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余波未了,我国对外出口仍处在寒冬之中。同时,全国制鞋业洗牌进度加快,长期积累的结构性矛盾集中暴露。出口鞋企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逆境而立 多轮齐驱

        何以在“夹缝”中求突围?温州检验检疫局深感责任与使命的重大,深知政企难分的血脉关系。经过深入调研,明确了“从创建监管区到培育示范企业,再到建立监管示范区”的区域化管理途径,提出了构建“政府负总责、企业严把质量、检验检疫监管、相关部门齐抓、行业协会协调、社会力量参与”出口鞋类质量安全监管机制的总体目标。

        “出口值从2001年的5.98亿美元快速增长到2007年的27.45亿美元,6年之内出口值翻了两番,充分展示了温州鞋业良好的发展前景和独特的区域优势。”温州检验检疫局局长江文虎认为温州制鞋行业拥有较完整的鞋工业体系、综合实力雄厚的产业特色以及初具规模的产业集群,适合走区域化管理的道路。

        温州市政府为这次逆境之旅鸣响了起跑枪,给予了极大的支持。市政府办公室多次召开会议,讨论并通过了出口鞋类产品检验监管区建设方案。2008年11月,温州市政府办公室发文成立工作领导小组,由市政府分管副市长担任组长,6个职能部门及主产区镇政府为成员,负责鞋类区域管理统一领导工作。市政府还从财政上提供保障,拨专款作为监管区建设经费补贴。

        “建立检验监管区,是服务地方发展、服务广大企业、服务人民群众的实际行动,也是创新检验检疫工作模式的具体体现,更是帮助企业渡过难关的有效措施。相信通过检验监管区建设和一系列优惠政策、扶持措施的出台,能够鼓励鞋类产业结构升级和企业自主创新,促进出口鞋业又好又快发展。”浙江检验检疫局副局长刘志研的这番话,既是对区域化管理工作的首肯,也为出口鞋企递上了一颗“定心丸”。

        紧随而至的两年里,检验监管区建设各项工作稳扎稳打,若网在纲,有条不紊。围绕“寓监管于服务之中,在服务中体现监管”的宗旨,温州检验检疫局力求实现三大转变——从检出不合格品向预防不合格品转变,从发现问题向解决问题进而预防问题产生转变,从微观质量管理向宏观质量管理转变。多轮齐驱,保证温州出口鞋奔走海外市场的续航力。

[1] [2] 
  • 相关阅读
    1. 聚焦“六新”助力转型——缝制机械职业技能竞赛在龙城举行
      温州瓯海服装行业协会莅临杰克参观交流
      温州50多位服装厂老板组团参观杰克
      从开放引领走向创新引领:‘十四五’上海发展理念转型思考
      打造前瞻性的供应链:数字化转型助您稳操胜券,赢得未来
  • 赞 0赞 0
  • 踩 0踩 0
        • 确定

      共0条评论

      缝纫客APP
      更多信息请下载安装 缝纫客APP(安卓)查看
      手机扫一扫下方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