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缝纫机
信息资讯
缝纫客APP安卓
扫二维码加客服微信
导航:

纺织服装业自主品牌仅占10%的尴尬

      “十二五”期间,中国要实现从“服装大国”到“服装强国”的转变,必须扶持真正的大品牌。

      在第19届中国国际服装服饰博览会上,雅戈尔集团董事长李成如携YOUNGOR、MAYOR、GY、HartSchaffnerMarx、CEO、HANP等旗下6个品牌悉数亮相,并热情向与会者展示其新材料“汉麻”的优良品质。

      许多人评价,这是在理顺地产和投资两块业务结构之后,李成如“再次发力服装主业”的成果。两年前他曾表示,“要把雅戈尔从世界最大的工厂变成一个创意创造的艺术世界”,将品牌价值的创造和提升列入品牌发展规划。

      而对产值突破4万亿元的中国纺织工业来说,雅戈尔的这一理想,实际上,也是众多企业努力的方向。

      亮丽数据后的困境

      中国纺织业在2010年的数据,亮丽得有些让人意外。据中国纺织工业协会透露,2010年中国纺织工业规模以上企业产值突破4万亿元,出口额超过2000亿美元,利润突破2000亿元,利润增幅达40%。

      不过,数据背后,仍然面临大而不强的现状:现有的纺织企业中,多以定牌、贴牌为主,自有品牌只占10%左右,中国纺织业在全球产业链中还处在加工制造阶段,增长方式仍以粗放型为主,创新能力不足,缺乏国际知名品牌,产品附加值低。

      尤其是在高成本、汇率波动加大、世界经济形势依然充满种种不确定因素的2011年,纺织业发展的压力更是超乎此前。对这一点,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副会长王天凯有着清醒的认识。他分析,首先是原料价格的快速上涨,特别是棉花、化纤等主要纺织原料价格持续走高,甚至出现了剧烈波动,对企业生产经营造成不利影响。其次,企业流动资金出现紧张状况。还有,近几年中国纺织行业都出现过阶段性和季节性的“用工荒”现象。

      “这些都对纺织工业加快由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质量效益创新型产业转变提出了更为紧迫的要求。”王天凯说。

      加强自身品牌塑造

      对于纺织企业来说,王天凯的担心,已经成为他们迫切要改变的现状,而破解路径,很多企业都选择了品牌塑造。这也是业内的共识,“十二五”期间,中国要实现从“服装大国”到“服装强国”的转变,必须扶持真正的大品牌。

      因拥有一条从棉田到市场的垂直产业链而闻名的雅戈尔,在金融危机后,开始在行业中打造创造品牌文化的“第二条产业链”,成立了六个品牌工作室,不仅负责品牌推广,还负责设计、开发、制造、物流等环节。

      “品牌创新绝不仅仅是产品设计,而是从面料、辅料到设计、工艺,乃至渠道建设的文化创意产业链条。”李如成表示,雅戈尔在品牌打造的道路上已经有了良好的基础,继续做强品牌,创建“第二产业链”对企业乃至行业尽快转变发展方式至关重要。

      这与利郎总裁王良星提出的“跳出服装做服装”的战略思想异曲同工。在本届服博会上,王良星表示:新战略的着眼点是品牌的文化提升,要把艺术、创意、历史、文化的内涵注入服装里去,把服装当做艺术品来做。

[1] [2] 
  • 相关阅读
    1. 纺织服装业,内需潜力如何释放?
      印度新冠确诊超600万,大量纺织订单转到中国
      纺织业上半年业绩已凉凉,下半年还能“像样”点吗?
      1—8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下降4.4%
      品牌们终于对「数字化」出重拳了?
  • 赞 0赞 0
  • 踩 0踩 0
        • 确定

      共0条评论

      缝纫客APP
      更多信息请下载安装 缝纫客APP(安卓)查看
      手机扫一扫下方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