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零售业:在有价无市中苦苦煎熬
危机四伏
静静的办公室,几只苍蝇飞过。
张德江目随手挥,拍落处,时有飞蝇毙命。而这,似乎成了这位民营纺企老板当下的主要工作。
在夏津县南城镇政府的报表上,瑞泰纺织有限公司前4个月的产值是2100万元,虽然这距离其实际生产能力差了700万,但多半仍只是停留账面上的金额,张德江手中已经没有一份订单。
把棉花纺成纱,目前的意义只是改变了库存的形态。“五一”期间,瑞泰公司给工人们放了十天长假,建厂10多年,这是第一次。
在夏津纺织行业,瑞泰一直被认为是比较稳健的生产者,许多企业产品库存都出现严重积压。放眼全国,悲观情绪正从南到北蔓延开来。
据第一纺织网报导,山东省纺织工业协会会长夏志林说,由于原料市场前所未有的巨大波动,全省棉纺企业,尤其中小企业深受影响,困难重重,部分企业已处于停产、限产状态。
夏津县一些老板陆续收到南方传来的讯息,那里停产的纺企试图将设备转卖过来。而在北方的纺织大市石家庄,有业内人士估计,其停限产纺企达到三成。
有价无市
常逛服装店的人大概会发现,市场上的纯棉衣服越来越少见,而且价格不菲。在夏津县家庭号商厦,当尹勤祖拿起一件纯棉背心时,上面的价签吓了他一跳——17元,他放弃了购买。让这位县中小企业局副局长有些不解的是,目前的棉花价格还在跌跌不休。
尹勤祖手中有一份5月5日的资料,上面所列的籽棉价格为4.8元/斤。这其实已成“老黄历”,5月20日,当地籽棉价格已落至4元,“几乎一天一个价。”
如果将从春节到现在的棉花价格画出一条曲线的话,会形成一个陡峭的坡度,如同跌落的瀑布。
据第一纺织网报导,棉价越跌人气越弱。“现在我们还有400万的流动资金,但是不敢买。”张德江说,随棉价下跌的,是棉纱价格,这周买来的原料,如果按下周的订单价生产,很可能就赔钱了。
张德江手里还有不少去年价格飞涨时收来的棉花,棉价每报跌一次,就如同往他心里又塞进一块石头,这意味着会亏损更多。偶尔一两个订单,他也不敢接,客户压价太厉害,赔不起。
亏损还不是瑞泰老板最担忧的。经营企业10多年,风风雨雨没少经历,亏盈寻常事。“要命的是市场不正常,不流动,害了‘肠梗阻’,一潭死水。”张德江说。
在这个“有价无市”的市场里,下游服装厂商不敢放单,上游纺织商也不敢接单。
-
-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