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缝纫机
信息资讯
缝纫客APP安卓
扫二维码加客服微信
导航:

解读晋江出口服装生存现状:加工厂没单接

        日前,网络疯狂转载的一篇报道使得出口纺织服装再次成为关注焦点。该报道称,“一元服装再现广东,出口行业特别是出口纺织服装企业生存堪忧,不少中小型企业已经停工或关闭,可能比2008年金融海啸时更为艰难。”

        另外,据国家工信部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前两个月,规模以上中小企业亏损面达15.8%,同期增长0.3%,亏损额度增长率高达22.3%。而这仅仅是规模以上企业的经营状况,工信部表示,规模以下的小企业,亏损情况可能更加严重。

        出口纺织服装行业真的触及生存底线了吗?作为支柱产业之一,晋江的出口纺织服装特别是中小型企业又是怎样的生存状态?是陷于水深火热之中还是独善其身呢?为此,走访了晋江市商务局,英林、深沪等镇企业办,以及各镇十余家出口纺织服装企业,深入了解了当前出口纺织服装企业生存现状。

        来自晋江市商务局的数据显示,今年前四个月,晋江出口仍然保持着较高的增幅。其中,服装自营出口同比增长40.86%,纺织化纤自营出口同比增长更是高达86.15%。这种高增幅从各个镇的数据也可以得到体现,英林镇前四个月自营出口增长约23%,绝大部分是纺织服装类产品,保持了较为平稳的增长态势。

        一系列高增长的数据似乎都昭示着晋江出口纺织服装强劲的发展势头。然而,喜人的数据并没有给晋江纺织服装从业者带来同等的幸福感。记者走访了解到,许多中小型特别是微型出口纺织服装企业正面临着难以承受的生存压力。

        “形势很不好,这段时间几乎没接到什么订单。”晋江汇辉纺织有限公司销售经理叶东晴说,伴随着税收、原材料以及劳动成本的上涨,出口完全没有利润,更让人悲观的是,许多客商已经开始了订单转移。

        据叶东晴了解,全国很多撑不住的同行都选择了暂时停工,“像我们这种中小型企业,没订单的情况下如果不停工,每天都有成本消耗,无异于在烧钱,看企业能熬到什么时候。”

        而在英林镇、深沪镇了解到,这两个月来,约有数十家纯加工厂由于没单接,选择暂时停工。“都是些员工规模在20人-70人左右的小加工厂,没有自己的客户,平时靠的是周围大点儿的企业放单来加工。现在大企业接单也不容易了,放单少了,这些加工厂就不得不暂时停工了。而一旦停工,就比较难再开工了,因为用工本身也是个很大的难题。”深沪镇分管企业办的领导及英林镇企业办负责人均表示。

        此外,东石镇一位在较大规模出口服装企业工作的张先生也透露,包括他们在内的许多规模企业虽然今年订单与往年差不多,但基于提高利润的考虑收回了部分外放的订单。这导致了周围不少仅有几十位员工的纯加工厂没单接。

     

缝纫客APP
更多信息请下载安装 缝纫客APP(安卓)查看
手机扫一扫下方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