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鞋服企业评点转型之秘诀
中共浙江省委对外宣传办公室“90年光辉历程看浙江”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昨天开了第四场,主角轮到有民营经济之都之称的温州,温州市委的发布主题词选择了“民营经济创新发展”。
近段时间,温州民企焦点话题不断,全场数十位记者把憋了许久的疑惑,接连抛向温州市委官员和民企老总。
温州小企业、钱庄倒闭潮是真的么?它是否会冲击温州经济大局?
面对记者的提问,温州市委副秘书长谢浩坦言“尖锐”。
他说,温州企业正和全国一道转型升级,所谓转型升级,就是不走原来的老路,企业八仙过海,闯出一条能应对当下困难,并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子。
既然是企业发展大转弯,有的企业转弯失败关门,也就没什么奇怪。面对资金吃紧、利润下挫、能耗高企、成本上涨的考验,这些企业还走在无法持续的老路上,当然会被市场淘汰。
康奈集团党委书记陈增鑫现身说法,有人认为传统的制鞋行业日子已不好过,其实恰恰相反,有实力、有品牌的温州鞋企形势大好。
温州民营企业多达14万家,长期以来,国有、股份制银行没法满足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由此催生温州众多民间钱庄。既然钱庄数量不少,倒闭一两家不会影响经济大局。
这位副秘书长话锋一转,尽管如此,对于企业、钱庄倒闭的态势,温州官方正密切关注,力求稳妥控制事态。
温州6000亿民间资本找到出路了吗?
炒房、炒绿豆、炒大蒜……近几年,温州海量民间资本展示了它的流动性。
谢浩介绍,14万家民营企业的长期经营,必然积累海量的民间财富,目前,温州的民间流动资金有6000多亿元,它的年均增长速度达14%,只需5年,总量就能翻番。这笔钱的流向,表现出两个特征:盲目+散乱。
去年,国务院出台鼓励民间资本投资的36条政策,力图打开部门行业阻碍民间资本进入的“玻璃门”,政策一出台,温州政府就在为民间资本觅商机,并组建民间资本投资服务中心。这个中心为民间资本找出路搭桥:要么找一些急需注资的潜力项目,要么介绍民间资本购买股权。
谢浩透露,多项温州民间资本投资谈判正在悄悄进行,因合作还没敲定,尚未到对外发布的时候。
-
-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