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缝纫机
信息资讯
缝纫客APP安卓
扫二维码加客服微信
导航:

珠三角调查:中小服企转型正背水一战

      珠三角是中国服装制造业的"风向标"。日前,在广州一些主要的服装集散、销售市场,曾经在金融危机期间大行其道的超低价服装再次出现,引发社会各界对中小服装企业生存状况的担忧。

      在调查中发现,订单减少、原材料、劳动力成本轮番上涨等因素叠加,正把众多服装代工企业逼向生存红线,"转型冲击波"中中小企业面临"背水一战"。

      一元服装店再现羊城

      1元一件的棉质短裤、吊带背心,3元一件的短袖体恤,5元一套的宽松"师奶衫",长短款式可任选……在广州荔湾区上下九步行街一带,超低价服装大甩卖的宣传随处可见。"我们不是卖衣服,而是在卖布。"名韩服装店老板张福平说。

      广州市民吴女士告诉记者,老广州人喜欢在荔湾区上下九一带的小店铺淘衣服,因为这里经常销售一些服装代工厂囤积下来的尾货,以及出口转内销略有瑕疵的货品,质量不错、价格特别便宜。"这里卖的都是些大路货,价格比较便宜,一件差不多也就10多块、30块的样子,但像今年这样,满街都有1元、3元、5元的衣服甩卖,还真比较少见。"吴女士说。

      对此,广东虎门服装协会副秘书长秦英福认为,今年原材料、劳动力成本都在大幅上涨,一些规模较小的服装企业为了缓解压力,尽早回笼资金,采取大甩卖策略。"资金只有流动起来才能产生利润,加上目前处于换季的时候,夏装款式变化非常快,旧衣服如果卖不出去便会积压,只能亏本甩卖了。"秦英福说。

      服装企业面临生存困境

      广州市海珠区康乐村一带盘踞着众多家庭作坊式的制衣企业,从这里出产的产品远销东南亚、非洲等地,也有部分产品流入本地市场。

      腾飞制衣厂老板陈波告诉记者,他经营的工厂正面临"左右为难"的境地。一方面,受人民币汇率波动影响,工厂不敢接数额较大的外单,上半年只接了5000件服装的加工订单,而过去至少是2万件以上的量;另一方面,原材料价格上涨了20%,人工费用、水电等价格也在涨,不断挤压着利润空间。"做服装讲究薄利多销,但现在却不敢接大单,会先观望一段时间,并把挤压的存货清理干净,增加一些现金流。"陈波说。

[1] [2] 
  • 相关阅读
    1. 聚焦“六新”助力转型——缝制机械职业技能竞赛在龙城举行
      从开放引领走向创新引领:‘十四五’上海发展理念转型思考
      打造前瞻性的供应链:数字化转型助您稳操胜券,赢得未来
      老牌国企抢抓机遇 积极促进企业转型
      老牌国企抢抓机遇 积极促进企业转型
  • 赞 0赞 0
  • 踩 0踩 0
        • 确定

      共0条评论

      缝纫客APP
      更多信息请下载安装 缝纫客APP(安卓)查看
      手机扫一扫下方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