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日本缝机产销现状
日本缝机制造业起步于20世纪20年代,发展于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至20世纪五、六十年代,在引进欧美先进技术后,先后开始了多功能缝纫机及电子、电脑家用缝纫机的生产,并逐渐实现了由“日本制造”向“日本创造”的转型升级。20世纪90年代末,由于日本本土制造成本和劳动力价格不断上涨,兄弟、重机、飞马、大和、蛇目等日本主要缝纫机生产企业先后开始了产业的海外转移,在邻近的韩国、泰国、中国内地及中国台湾地区设立工厂,利用当地廉价劳动力等优势资源,逐步实现了海外规模化生产。
时至今日,随着产业海外转移速度的加快,日本本土产业规模不断收缩,仅保留了部分多功能家用缝纫机和一些高端特种工业机的研发和生产,而形成以本土技术优势研发高端产品,以海外加工制造优势批量规模生产的新型产业模式。2010年,日本从业50人以上的企业共生产缝纫机24万台,年产值36789百万日元(约30亿人民币),其中家用缝纫机产量6万台,工业用缝纫机产量18万台。
本土制造:市场回暖带动日本生产复苏
目前,日本本土缝纫机生产以工业缝纫机为主,产品主要出口中国内地、新加坡等亚洲市场,而家用缝纫机则以内销和出口欧美为主。2008年以来,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国际市场对缝纫机的需求“直线跳水”。以新加坡为中心的东南亚地区对日本高端缝纫机需求锐减,而身为日本主要市场的中国内地同时受到中国国产品牌缝纫机的强烈冲击,市场需求大幅收缩,从而导致2008年-2009年日本本土缝纫机生产呈现较大幅度下滑,产能收缩近一半(详见图表1:2003-2010年日本缝纫机生产情况)。
直至2010年,国际市场逐渐走出金融危机阴霾,需求大幅反弹,日本缝纫机生产实现同比50.8%的高增幅,尤其是工业缝纫机产量增幅更是高达78.2%,日本缝纫机产业快速复苏至金融危机初期的水平。
但从产品品种上来看,日本工业缝纫机生产受金融危机影响比较强烈。2010年工业缝纫机产量恢复到2008年水平,但相比2007年而言,其产量还不到当时的一半。而相比较而言,日本家用缝纫机生产今年一路走低,2008年以来也曾受到金融危机一定程度的影响,但影响幅度明显小于工业缝纫机,生产基本上持续低位发展(2003-2010年日本缝纫机分产品生产情况详见图表2)。
2011年3月,日本发生9.0级大地震,重机大田原工厂等缝企厂房、设备受到一定程度的损伤,电力供应问题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日本生产的恢复。但从日前日本经济产业省公布的统计数据来看,日本缝机产业并未受到太大的影响。
今年3月份,日本工业缝纫机产量1.6万台,同比增长12.7%,环比增长6.3%;销量1.8万台,同比增长14.0%,环比增长6.0%;库存1.2万台,同比下降24.7%,环比下降8.3%;产销均较上年同期及去年期还有所增长。
-
-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