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鞋企迫切转型升级 发展自主品牌
东莞企业转型升级似乎比其他地方都来得更迅猛。日前,投资16亿元,可容纳近万商户的世界鞋业总部基地在东莞厚街奠基;以销售东莞台资企业产品为主的卖场———大麦客也在同一天正式开门营业;厚街镇还在加快展览中心三期建设,这其中包括志在冲击“东莞第一高楼”的外博大厦,拟建102层摩天大楼。
“这种升级的力度表明升级之迫切,东莞经过20多年年均20%以上的高速发展之后,以‘劳动密集型制造业’为主的产业体系和发展模式已经达到‘成长极限’,依托港澳台资本进行原始积累的过程已经结束。”广东商学院流通经济研究所所长王先庆对南都记者说。他认为,从最近东莞转型的举措来看,企业已经开始改变“只搞生产,不搞流通”的旧模式,开始争夺“流通渠道的控制权”和“商品价格的主导权”。
全球最大鞋业基地缺自主品牌
广东省对外贸易经济合作厅厅长梁耀文表示,广东鞋业从业人数达到200万人以上,鞋业年产量高达50亿双,占全球的三分之一、全国的二分之一。“但是广东还远远算不上制鞋业强省,广东鞋业国际竞争力还处于比较低的水平,随着参与国际竞争深度和广度的提高,将面临更大的压力和挑战。”梁耀文说。
东莞的制鞋业是广东的缩影。据世界鞋业总部基地2011年最新调查显示,东莞拥有鞋业企业1500多家、配套企业2000多家、相关贸易商和采购商等1500多家,是目前全球最大的鞋业生产基地,全世界60%左右的高档鞋或名鞋都出自东莞。但是相关调研显示,东莞超过六成的鞋企未注册品牌或者注册品牌未运作,其中未注册品牌占48%,注册品牌但未运作的占13%。
产业转型是东莞鞋业发展的大势所趋。东莞市副市长冷晓明强调,世界鞋业总部基地是东莞鞋业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举措,将推动东莞鞋业向专业化、高端化和品牌化迈进。
据介绍,世界鞋业总部基地是集研发、贸易、物流及品牌孵化于一体的鞋业转型升级高端服务平台。该项目占地18万平方米,规划建筑面积48万平方米,分三期建设。整个项目计划投资16亿元。项目建成后,可容纳商户近万家。“该基地将打造成世界鞋业科技进入中国的承接平台、中国鞋业走向世界的进出口贸易平台、世界鞋业科工贸高速运转的服务平台。”世界鞋业总部基地董事长张华荣说。
世界鞋业总部基地副总经理张鸿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与浙江温州、福建晋江等地方相比,东莞的制鞋业主要是出口外向型的,以中高端制造为主,因此,世界鞋业总部基地的一个重要使命就是带动出口转内销,通过技术研发和贸易展示平台,在中高端鞋市场谋求东莞本土品牌。
转型需承受短期利润压力
实际上,经历2008年金融危机的冲击后,东莞鞋业就在积极探索出口转内销渠道、创立品牌、电子商务等转型道路。世界鞋业总部基地副总经理张鸿对南都记者表示,目前,东莞鞋业品牌“卡佛儿”、迪宝.阿治奥、新虎威、CHCH、贝家鞋业的“Betta”、巴巴儿童的“Ba-Ba”等在内销市场上均有不俗的表现。
同时,世界鞋业总部基地联合东莞皮革鞋业协会、亚洲鞋业协会、香港鞋业商会、中国东莞国际鞋展·鞋机展等行业组织及机构,通过筹建“东莞鞋业品牌联盟”,争取用3~5年时间孵化出一批在国内享有盛名的知名品牌,推动东莞鞋业从“东莞制造”向“东莞创造”迈进。
但是,目前东莞制鞋业的国内知名品牌还不多,东莞本土品牌鞋要进入一线城市的商场专柜还比较困难。业内人士表示,阻碍自主品牌的一个原因是东莞鞋业企业因为长期接外贸订单,习惯了大批量的流水线标准化生产,很多鞋企老板除非迫于无奈,都不会选择将大部分资金和人力投入内销研发和品牌打造。在东莞开有贝家鞋业厂的港商王伟告诉记者,2002年决定从出口转内销,现在已经转型了快9年时间,做内销,品牌、价格、渠道都在自己的掌握中,长远的利润空间是出口加工的好几倍,但是要挺住短期的利润压力。该鞋厂一位负责人告诉南都记者,前几年贝家鞋20%内销,现在增加到30%。
-
-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