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缝纫机
信息资讯
缝纫客APP安卓
扫二维码加客服微信
导航:

中国服装品牌如何在竞争中突围

        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市场总规模扩大了70倍,从早期日本家电品牌,到后来的欧美品牌,再到日益壮大的民族品牌,以及近年来兴起的山寨品牌,中国市场形成了一个多层次多来源的品牌格局。中国品牌,特别是民族品牌需要有前瞻性,不断缩小与国际品牌在品牌的产品基础和品牌文化内涵上的差距。

        关于国内各级市场品牌消费的调查研究

        中国品牌日益壮大,已成为中国城乡居民品牌消费的主体,占据八成以上的市场份额。其中,以知名中国品牌与合资品牌为主,约占60%的市场份额。山寨品牌尤其在中低端市场中,已成为不可忽视的力量,主要出现在手表、运动鞋、西装、内衣、手机等产品类别中。

        由于中国品牌的壮大,国际大牌在城乡居民消费中的比例只占10%左右,但在高端市场中,国际品牌仍占据重要地位。与国际品牌在同一市场竞技,这对中国品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前的中国民族品牌多靠营销噱头和外观取胜,这在快速膨胀的初级市场阶段较为有效,但当经济发展速度回归理性和平稳,性能和质量带给消费者的利益与价值才是品牌力的基石。

     

    各类品牌的市场份额

        上表中的数据源自零点研究咨询集团2010年全国城乡居民抽样调查(9709个样本)中对居民消费的饮料、服装、日用品、家电等18类消费品的品牌统计。其中,低端市场是指家庭年收入低于2万元;中低端市场是指家庭年收入介于2~5万元之间;中端市场是指家庭年收入介于5~15万元之间;中高端市场是指家庭年收入介于15~50万元之间;高端市场是指家庭年收入50万元以上。由于多数普通消费者将合资品牌认定为中国知名品牌,所以中国知名品牌中含有合资品牌(下表均同)。

     

    各类品牌在部分服装产品中的市场份额

[1] [2] 
  • 相关阅读
    1. 纺织服装业,内需潜力如何释放?
      品牌们终于对「数字化」出重拳了?
      中国1.7亿人就业的纺织服装产业,为何大而不强?
      前7月纺织服装外贸详解出炉,“后疫情”时代几件大事须早作准备
      纺织服装行业遭遇“大撤退”:外贸企业创新自救
  • 赞 0赞 0
  • 踩 0踩 0
        • 确定

      共0条评论

      缝纫客APP
      更多信息请下载安装 缝纫客APP(安卓)查看
      手机扫一扫下方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