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缝纫机
信息资讯
缝纫客APP安卓
扫二维码加客服微信
导航:

服装品牌与零售渠道的共赢之道

      对服装品牌来说,新的商业业态是一个强势者。然而在市场竞争当中大家不可能都是强者,谁能够捕捉到未来产品的变化和市场变化,谁才能赢得成就。在市场经营过程中,品牌与零售业态都需要调整自己的目标。零售商需要提升卖场的人流量,而品牌亦需要自己创造“人气”。

      品牌 希望零售业多支持本土品牌

      “如果我们是购物中心,看到有潜力的品牌会给予培养期,是愿意支持的。

      购物中心看到有潜力的本土品牌也应该给培养期。”

      作为品牌,希望得到零售业的青睐和支持,很多品牌在进入零售渠道的过程中都会有不同的经历和感受,每个品牌的需求和期望也各不相同。

      CACHWAY时尚集团(艺之卉)总经理周胜谈到,“我们做过分析,很多品牌是很依赖百货业态的。我们与新业态的合作过程中,虽然大家抱着良好的愿望“结的婚”,但最后还是被迫“离了婚”,新的商业业态也有自己的竞争压力。”
      
      深圳市(马天奴)服装专卖连锁企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吴穗平对记者表示:“在市场拓展方面,品牌公司也讲究质量。就像男女之间找对象一样,你挑我,我也挑你。讲到发展计划我觉得也要挑,每个品牌的定位是不一样的,有些是面对大众消费群体,有些是面对比较高端顾客,如果你能把服务对象锁定的比较清晰,就可以发展品牌,否则只是市场的商品营销而已。我觉得品牌的价值需要很多方面去体现,例如品牌形象、服务,除了专家式的导购服务之外,售后服务部分要真正建设起来。我们还要考虑到“自供”,也就是我们的店员、商场、导购人员、公司包括我们的工人都要对品牌企业满意。人家说一头奶牛想要挤出的牛奶质量高就要给它放音乐,所以我们一定要建立品牌文化,要做到五个方面的满意。我认为跟有文化的公司合作发展速度会快一点,如果不是就慢一点。”
      
      深圳市吉祥斋服饰有限公司总经理杨帆则认为:“品牌非常认可购物中心模式,将来的发展与定位购物中心也是我们的主要目标之一。谈到本土品牌如何让购物中心选择我们或肯定我们,我认为,作为一个本土品牌企业首先要自己争气,先要自己要完善企业内部员工的素质才可以让企业成长进步,才能让购物中心的合作者认可我们。很多人看到我们的衣服说这是中国人设计的吗?我说是。他说好像比法国、意大利的看好,我说那是。我认为购物中心应该看到这些“潜力股”的品牌,如果我们是购物中心看到有潜力的品牌会给予培养期,是愿意支持的。购物中心看到我们这样有潜力的本土品牌也应该给培养期。”
      
      深圳市朗黛服饰有限公司总经理苏颖波表示:“朗黛服饰在这里面算是最年轻的一个品牌,才八年的时间,现在做到这样的成绩也离不开包括百货商场、各个购物中心跟我们的良好合作。长远来说跟购物中心的合作是个大趋势。其实我们跟国际大品牌比真的差那么多吗?购物中心的老总说其实差距并不大,差距在于品牌的建设,这不是一天两天能够完成的,这条路还很远。作为购物中心来说,不光是产品很重要,我们的团队更加重要,我们现在做的很成功的卖场团队优秀成就了品牌和购物中心。”
      
      由此看来,品牌是非常愿意拓展零售渠道的,尤其是本土原创品牌。在选择的过程中,需要找准合作者,如同找对象,一定要惺惺相惜才能产生共鸣,才能获得最大化的支持。

      零售业 希望品牌定位精准

      “从购物中心选品牌角度来讲,我们最希望合作的是那些定位非常准的品牌。

      购物中心里有很多不同个性定位很准的品牌组合在一起是我们愿意看到的,我们不喜欢那种谁都喜欢谁都可以穿的品牌风格。”

      品牌想找更好的购物中心,购物中心想找更好的品牌。购物中心作为新兴的零售业态,受到越来越多的服装品牌所认可,以前打破脑袋进入百货商场,如今又多了一种选择。
      
      正佳企业集团副总裁李穗生说:“中国服装品牌的成长充其量不过二十年,我举一个例子,我刚从厦门回来,厦门是中国所有运动品牌的集散地,安踏、特步、361度全部是从厦门出来的,他们用几年时间把国际品牌都打下去了,现在在中国销售规模超过阿迪达斯、耐克,我觉得大有可为。购物中心希望正是品牌能够自我造血。”
      
      品牌想找更好的购物中心,购物中心想找更好的品牌。怎么解决这个问题?香港德盈集团董事副总经理,南京虹悦城总经理吴正梅认为:“品牌选购物中心一定考虑专业度,前期我们做商品定位计划落位以后不会轻易改变,每一个落位的品牌都有ABC阶梯,A不来B来,整体风格保留,这是购物中心最初的定位。当初定位肯定做过所有财务测算,各个业态的比重和各个品类的比重都测算过,满足停车场的回转是什么样的,一定都做过分析,怎么能轻易改变呢?所以品牌考察购物中心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到你的专业程度。”
      

[1] [2] 
  • 相关阅读
    1. 纺织服装业,内需潜力如何释放?
      中国1.7亿人就业的纺织服装产业,为何大而不强?
      前7月纺织服装外贸详解出炉,“后疫情”时代几件大事须早作准备
      纺织服装行业遭遇“大撤退”:外贸企业创新自救
      国内纺织业“重回”中西部?为什么从劳动力低廉的东南亚回来了?
  • 赞 0赞 0
  • 踩 0踩 0
        • 确定

      共0条评论

      缝纫客APP
      更多信息请下载安装 缝纫客APP(安卓)查看
      手机扫一扫下方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