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缝纫机
信息资讯
缝纫客APP安卓
扫二维码加客服微信
导航:

线量供应与线量需求测试方法概述

      对平缝机旋梭线量需求与线量供应性能的检测分析,主要依据运动定律的数学运算来实现。它指出绕着旋梭运行到底需要多少线量,线在布料中必须怎样地被拉紧。而且线需要量与线供应量本身也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它是许多基础科学研究的目标。该测试方法需要在测试实验室设立一个测试台,建立标准和不同缝纫条件下线迹形成过程中的最佳线供量、线需量的测定方法和数学模型,根据缝纫机主轴的旋转角度来测量与分析线需要量与线供应量的相互关系,从而提升线缝质量。为了理解这个过程,借助于基础的图表来分析整个线量供应与线量需求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方法。

      测试与分析线量需求与线量供应,首先要了解其主要的两个基本准则:

      (1)线量供应由挑线杆机构确定,即挑线杆放松和拉紧一段特定长度的线量。

      (2)线量需求由旋梭机构确定,即在旋梭旋转过程中抓取一段特定长度的线量。

      其次要知道其测量程序,有5个必要的步骤:

      (1)以每10°为一个增量单位在机器主轴上(手轮上)作标记

      (2)测量挑线杆位移。

      (3)测量针线的运动。

      (4)将测量值标准化。

      (5)画出测量图表。

      1.以每10°为一个增量单位在手轮上作标记

      (1)测量手轮的直径,例如, d = 94.6 毫米。

      (2)计算圆周长: u = π x d = 3.14 x 94.6 毫米 = 297 毫米。长度297 毫米表示手轮旋转一圈的长度,它相应于手轮完成了360º的转动。

      (3)剪一条长度为297 毫米、宽度为10 毫米的纸条。以每10°为一个增量单位在纸条上做刻度,即从一条线到另一条线的间隔为297 毫米 : 360/10 = 8.25 毫米。也可以将该纸条先对半分,再将其四等分,这样就得到了90 °的扇形区域,然后以每8.25 毫米 的间隔做出10 度的标记线。用这种方法,降低了制图所产生的误差。

      (4)转动缝纫机主轴到达“针下死点”位置。

      (5)用胶粘带将这个带有刻度的纸条贴在手轮上,将0 °刻度置于手轮的顶部。

      (6)剪一个纸质的指示箭头,并将它贴在缝纫机机壳的顶部,将指示箭头的尖准确地指向刻度条的0 度位置。如果我们向前转动手轮,刻度将逐步移动到10 °、20 °等位置。这样就可以调节每个位置,并按刻度来设置机器的位置,如0 °位置对应于“针下死点”。

      2.挑线杆位移即线量供应

      (1)将机器调整到“针下死点”位置对应于刻度0 °。

      (2)测量针板与挑线杆的最低点之间的距离。

      (3)从 0 °到 360 °,测出37个数值,但是 0°和360°的数值是相同的。

      (4)因为下列的原因,现在要将这些测得的距离数值乘以2。由于针线随着挑线杆运动,在180°的运动周期中,有两部分的针线(挑线杆孔的前面和后面)要被挑线杆放松,也就是说对于缝纫机运行的每个运动周期,挑线杆放松了两倍与挑线杆行程的线量。挑线杆的运动加倍了线量供应。因而必须将这些距离数值乘以2(可以忽略挑线杆运动的水平分量)。

[1] [2] [3] 
  • 相关阅读
    1. 阮积祥:疫情催生对工业缝纫机的需求 机会大于威胁
      让缝纫的快乐不断线!
      缝纫机上的这些按钮都叫啥?有什么功能?
      【智锐家族】贝斯曼缝纫机“您身边的厚料专家”!
      美自华进口缝纫机份额缩减
  • 赞 0赞 0
  • 踩 0踩 0
        • 确定

      共0条评论

      缝纫客APP
      更多信息请下载安装 缝纫客APP(安卓)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