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SMA,与行业共成长
又一届CISMA正在紧罗密鼓的筹备进行之中,2011年的金秋九月,我们将再次相约上海。
每逢新一届展览会开幕,我总是抑制不住激动的心情。在中国缝制机械协会的领导下,在展览工作人员的精心策划下,在各专业企业的努力下,每当CISMA的序幕徐徐拉开时:
见到企业老总,会热情地向我介绍这次企业参展的特色,精心的设计、充分的准备,众多的产品,摊位的面积多少,流露出一股喜悦的心情;
遇到企业技术人员会侃侃而谈企业技术进步和新产品开发的情况,介绍它的特点,现场演示产品性能;
遇到销售人员往往会说:来参观的观众有多少,然后加上一句:实在对不起,有客户正等着,一会再和您聊;
见到国外老客户和参展商,会听到他们对展会方方面面赞不绝口的夸奖和感叹……
短短三、四天的时间,我全部转上一圈都不够,很累,——面积太大,产品太多,新的产品和技术不断出现,目不暇接,还有很多专业活动、产品宣传和推介,都没有时间参加,直至闭幕,还留下不少遗憾。处处都充满着惊喜,每一届展会都让我流连忘返,意犹未尽,我想,这也正是CISMA的魅力所在。
“青涩”起步
作为既是组织者又是参与者的我,前后共参加了将近20届的展会。记得第一次参会是在1989年8月,我刚到协会工作不久。回忆当时的情景,依旧像电影一般在脑海中一幕一幕清晰的浮现。
那一年,素有天堂之称的杭州,迎来四方宾客,第三届也是“90全国缝制设备展样订货会”在这里举行。当时展会选址在浙江展览馆,规模为4000平方米,参展企业才几百家,展出的也只有20个系列的500多种产品。而且,家家几乎都以标准摊位参展,一些大的企业参展的摊位面积也不足100平方米,摊位设计也较为简单。展品以当时水平的工业缝纫机和家用缝纫机为主,高速平缝机和高速包缝机成为展览的主力军,部分绷缝机、钉扣机、锁眼机等特种产品也开始在本届展会中亮相。
不得不说的是,八十年代末到九十年代初,正值中国缝制机械生产企业转型之时。当时国内市场上,家用缝纫机正在逐步向工业缝纫机方向转移,真正生产工业缝纫机厂家还不多。同时,国内服装生产企业刚刚兴起,服装出口还在初始阶段,因此,当时的订货展览会还是以国内服装生产企业用户和国内供应商为主。
随着行业转型发展速度的加快,展会也随之不断成长。1992年,展会从杭州转到南京江苏展览馆,面积增加到8000平方米,当时展览参展商已经达到240家左右,因展位不足,在厕所边也摆了一些摊位,相当拥挤,记得还有一些企业因种种原因未能进入展馆,只能在场外设临时摊位,号称“摆地摊”。但是,这些都从侧面反映了国内缝制设备行业在改革开放之后所取得的长足进步和成长。
此后,协会本着“为行业办事、为行业服务、促行业发展”的宗旨,在广大会员单位的支持配合下,自1987年第一届到1995年第九届,陆续以“展样订货会”的形式先后在杭州和南京举办了早期的展会。
-
-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