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代工将取代中国 鞋服工人或无钱可赚
耐克公司2011财年第四季度业绩日前公布。在2010财年,耐克在全球共有37%的运动鞋打上了“越南制造”的标记,而这一财年,打上“中国制造”的耐克运动鞋只占34%。这是在耐克史上,第一次出现“越南制造”超过“中国制造”,也意味着,越南终于取代中国成为耐克全球最大的运动鞋生产基地。
最无奈的现实———
代工耐克越南首超中国
1980年,耐克公司开始与中国谈判,决定将其运动鞋的生产基地从当时的韩国、中国台湾移至中国内地。很快,中国成为了耐克运动鞋的最大生产国,并一直持续到2010年。
在更早之前的2001财年,中国生产了耐克40%的运动鞋,在各国排名第一,而越南只占到13%的份额。但到了2006财年,中国的耐克运动鞋产量比重已经下降至35%,而越南则快速上升至29%。2009财年,中国和越南的耐克运动鞋产量比重相等,同样是36%。直到2010财年,越南终于取代中国成为耐克全球最大的运动鞋生产基地。
2005年,是耐克的代工厂“出逃”越南关键的一年。2005年,耐克公司全球最大的两家代工厂台湾宝成和丰泰纷纷传出“越南扩产”的消息。从那一年开始,丰泰集团就把许多中国订单下到了越南,同时大规模扩充在越南的4个加工厂的生产线,还投资1600多万美元在越南新建一家工厂。紧接着,宝成集团也计划在越南新上马生产线15条。
对于“出逃”的理由,当时的说法是:“越南的低廉劳动力,使越南对外资的吸引力逐步释放。”
最清晰的趋势———
制造业向低成本地区“出逃”
与耐克的“出逃”不同,全球最大的鞋业贸易公司之一的美国布朗鞋业却选择了留守。“由于越南工人动不动就罢工,所以我们目前仍愿意将订单下给中国的代工厂。”
耐克工厂的“出逃”尽管并不具有绝对的代表性,但它却真真实实地发出这样一个信号:“出逃”势必成为一种趋势。
耐克从1964年的日本制造,到上世纪70年代的韩国和中国台湾地区,再到之后的中国内地。进入21世纪后,越南逐渐成为其重要生产基地。从耐克的发展史中不难看出,从高成本地区向低成本地区进行生产转移的动作绝对不会在中国停顿。
“事实上,现在东莞生产的各项成本都在快速上升,作为需要劳动密集型的制鞋工业,我们已经无法在东莞生产。”上述东莞鞋业贸易公司的有关负责人表示,“目前我们会将中高端鞋的订单下到温州、福建或者是内地的一些代工厂,那里不仅有技术,有原料,人工成本也相对较低,而另外一些低端鞋的订单则下到东南亚其他国家,如越南、印尼等,甚至是更远的埃塞俄比亚,因为那里的成本更低。再过一两年,等国内的各项成本再进一步上升,而上述其他国家的技术、原辅料配套上来后,也许就连中高端鞋的订单就会陆续往外走了。”
“说实话,其实早在五六年前,这种迹象已经很明显了。”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国际经贸学院副院长易行健开门见山指出:“狼来了”的呼声,从2008年便开始喊了。2008年5月,香港组团43家制造企业完成了对越南的考察,目的是“探讨将生产线转移至越南的可行性,以舒缓在‘珠三角’生产线的成本压力”。
“廉价劳动力并不是唯一的因素,”易行健指出,“确切来说,应该是生产要素,包括了劳动力价格、土地租金、当地政策等等,再加上近年来人民币升值的影响,这类劳动密集型企业选择了越南并不是一件让人意外的事情。只是,这种‘转移’的速度在加快。”
-
-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