鞋品牌如何打消消费者“对比”心理
“货比三家”一直是所有消费者的共性,同时这种“精打细算”观念作为我们成长中的一门必修课也一直被传承着。万事皆有“利”有“弊”,也正是因为这样的消费观念,造就了中国任意一个行业都必将面临“挑剔”的大挑战,其中,饱受称赞与批评的中国鞋品牌更是在调试消费者的口味中不断努力、发展与前进。
科技“兴”鞋 打消消费者品质对比心
素有“鞋都”之称的晋江在打造科技兴“鞋”方面应该最具说话权的。因为晋江在掌控科技方面一直是主导着中国鞋行业的,并且晋江鞋企的技术创新步伐始终没有放缓过。大的鞋企都设立自己的研发中心,同时和上游企业、科研院校展开合作。在晋江鞋博会上,设立了专门的科技成果展示和交易馆。来自四川大学、厦门大学等院校的几十项科研成果被引进。这些技术主要集中在制鞋工艺的改进、鞋材原料的发明创新等方面。而制鞋业上游厂商——鞋机企业,也根据鞋企的需求,或引进国外先进技术,或跟鞋企合作研发,创新设备和生产流程。盛达集团旗下新凯嘉机器,常年为安踏、361°等龙头企业提供设备支持,同时也是这些企业的研发合作伙伴,“只有技术跟上企业发展的需求,才能有稳定的客源,靠拉关系,能生存,但不能发展。”其总经理苏义阳说。
物美抢价廉 打消消费者价格对比心
温州鞋一直以“物美价廉”著称于世,从廉价鞋向高端鞋转变,充分显示了温州鞋逆势升级的能力,据分析,主要基于两大因素:
一方面,温州鞋的研发能力已接近国际先进水平。多年的发展和积累使温州鞋企具备了生产高档鞋所需的研发能力,康奈和SATRA的合作以及奥康与GEOX的合作使康奈、奥康的研发能力得到明显的提升。同时温州鞋业的快速发展使温州鞋业聚集了许多欧美的优秀设计师,直接推动了温州鞋业的研发能力升级。
另一方面,温州鞋的生产能力和质量水平获得了国际大牌的充分肯定。温州鞋挤进高端市场靠的是“品质”,但这已经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产品质量,而是系统性的产品质量,包括生产均衡化、细节、交货周期、包装等,讲究的是“精益求精”。
打击“李鬼” 打消消费者质量对比心
“李鬼”一词在中国鞋行业可谓是人人皆而痛之,而在中国政府的大力协助下,“李鬼”在鞋行业中的生存空间变得越来越小了。
2011年温岭市公安局联合工商部门,得到消息快速出击,在横峰街道马鞍桥村工业区再次捣毁一仿冒名牌运动鞋的造假窝点。
当日,温岭市公安局经侦大队联合横峰派出所民警和工商局工作人员组成的检查小组获取制假线索后,迅速赶到位于马鞍桥村工业区的曼露鞋厂,在该鞋厂的三楼仓库内,民警发现了一批仿冒“耐克”、“特步”的运动鞋,经清点共320箱计8200多双,案值近6万余元,检查人员当场查封了该批货物。
在“亮剑”专项行动中,该局经侦大队联合横峰派出所,通过多部门联动,严厉打击制鞋业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伪劣商品违法犯罪行为,取得成效。
民警在横峰街道西洋村托运站当场查获了4000双的假冒“康威”牌运动鞋和30箱600多双的假冒“阿迪达斯”鞋子。联合工商部门快速出击,又捣毁了位于该市温峤镇的一家制售假冒名牌运动鞋生产窝点,当场收缴了47箱假冒“阿迪达斯”牌运动鞋。由此不难看出,中国政府在打击行业李鬼的决心,行业李鬼少了,消费者也就能放心的购买逞心如意的商品了,这也正是鞋行业最希望看到的,因为保护了消费者的利益也就等同与保护了自己的利益。
笔者心得:都说众口难调,无论中国鞋品牌怎样倾尽全力的创新与前进,都不可能满足所有消费者的味觉,但中国鞋品牌却从未停止过,停止去打造中国特色,打造中国制造。在风云变幻的鞋市场中,中国鞋企更是将能够得到所有消费者的认可为己任。困难不可怕,可怕的是无法用一颗必胜的决心去面对,而对此,中国鞋品牌显然已经做好了准备,那么祝愿这个“早有准备”鞋品牌早日登上世界鞋品牌的巅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