粘合衬的选择与应用
粘合衬即热熔粘合衬,是将热熔胶涂于底布上制成的衬料。1952年,粘合衬诞生于英国,20世纪70年代开始在我国应用。如今,粘合衬的普遍使用已成为现代服装工艺的一个重要标志。它不仅能简化服装制作,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还能表现现代服装的风格,提高服装档次。
随着粘合衬的普及,如何选择和使用粘合衬,已成为服装技术人员关心的问题,下面就粘合衬的种类、作用、选择方法及应用等问题作一介绍。
粘合衬的种类
粘合衬又称为热熔衬布、热压衬布、可粘合衬布、涂层衬布、热封衬布、压烫材料等。它根据涂层材料、集合形状、底布、热熔胶种类、用途等的不同,划分为不同的种类。
粘合衬使用不同的热溶胶,对服装面料产生的粘合效果差异很大。所以,一般情况下粘合衬多按照热熔胶种类而分类,可分为下列四种:
(1)聚酰胺(PA)粘合衬:由三种或三种以上不同尼龙单体共聚而成,单体的组分和单体之间比例各有不同,产生的热溶胶性能也不同,但粘合后均有较好的手感(柔软、有弹性)和较高的粘合强度,有较好的耐干洗性能,多用于男女西装、外衣类。
(2)聚乙烯(PE)粘合衬(有高密度与低密度之分):高密度聚乙烯有很好的硬挺效果,耐水洗,耐干洗,但必须在较高温度和压力下才会有较好的效果,广泛用于衬衫粘合;低密度聚乙烯的耐水洗和耐干洗性能均较差,但可以在较低温度下粘合,而且有较好的粘合强度,故广泛用于临时性的粘合。
(3)聚酯 (PES)粘合衬:由二元酸和二元醇共聚而成,有较好的耐水洗和耐干洗性能,它对涤纶纤维面料粘合强度较高,多用于涤纶仿真丝面料,特别适合薄型仿真丝面料及厚型的仿毛料。
(4)乙烯醋酸乙烯(EVA)粘合衬:由乙烯和醋酸乙烯共聚而成,乙烯和酸乙烯组合可获得低熔点热溶胶,只需用烫斗就可以完成粘合加工,耐水洗、干洗性都较差,适合裘皮服装使用。
在服装生产中,粘合衬的主要的使用类型有定型衬、补强衬、硬挺衬和填充衬。定型衬使服装具有成形性、保形性,主要用于前身、胸衬、领衬、挂面、驳领。补强衬纠正面料斜拉力,防止面料伸缩,主要用于肩部、袖笼、下摆牵条、领衬、钮门、袋口、袋盖、中央衩。硬挺衬使服装挺括、平整,使面料硬挺,主要用于领尖、袖口、门襟、腰带、下领。填充衬填充衣服的某一部分,使之丰满,主要用于肩、袖的支撑部分。
粘合衬的作用
人们最初在服装上使用粘合衬的主要目的是使缝合更合理化、省力化。之后,随着粘合衬的底布、热熔胶、涂层方法等的不断改进,粘合衬的作用也不断扩大。粘合衬在服装中所起的作用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使服装获得满意的造型,起到骨架的作用。在不影响面料手感、风格的前提下,借助粘合衬的硬挺和弹性,可使服装平挺或达到预期的造型。
(2)提高服装的抗皱能力和强度。对薄型面料服装在衣领、驳头部位以及门襟和前身用粘合衬,可使服装平挺而抗折皱。用衬后的服装,因多了一层衬的保护和固定,使面料(特别在省道和接缝处)不易被过度拉伸而磨损,从而使服装更为耐穿。
(3)使服装折边清晰平直而美观,起到修饰、美化的作用。在服装的折边处如止口、袖口及袖口衩、下摆边及下摆衩等处用粘合衬,可使折线更加笔直而分明,使服装显得更加美观。
(4)保持服装结构形状和尺寸的稳定。 剪裁好的衣片中有些形状弯曲、丝绺倾斜的部位,如领窝、袖窿等,在使用粘合衬后,可保证服装结构和尺寸稳定。服装有些部位在穿着中易受力拉伸而变形,如袋口、钮门等,用粘合衬后可使其不易拉伸变形,服装形态稳定美观。
(5)使服装厚实并提高服装的保暖性。
(6)改善服装的加工性。薄而柔软的丝绸和单面薄型针织物等在缝纫过程中,因不易握持而使加工困难,用粘合衬后即可改善缝纫过程中的可握持性。